紫芝叟

紫芝叟是指秦末时期的四位隐士,他们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位老人因为躲避战乱而在商山隐居,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胡须眉毛都已变白,因此被称为“商山四皓”。他们曾创作了《紫芝曲》,其中包含“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的诗句,因此被人们称为“紫芝叟”。

人物经历

商山四皓原籍均为河内轵县,他们在秦始皇时期目睹了朝廷的暴政,便选择隐居于蓝田山。后来,他们共同进入商洛市,在地肺山等待天下的稳定。随着秦国的衰亡,汉高祖刘邦得知他们的存在并试图召见他们,但他们拒绝了这一请求,继续在终南山深处隐居,不愿屈服于权势之下。

文学影响

商山四皓的事迹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诗歌《秋日书怀寄白宾客》中提到了“商山紫芝客”,李商隐则在《四皓庙》中写道“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而于邺也在《斜谷道》中提到“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商山四皓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典故 紫芝叟.中华诗词学会.2024-10-30

大商山:古道丹青三千年.陕西省林业科学院.2024-10-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