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观

中庸观,道教正一派宫观。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花石镇湘江一级支流涓水的罗汉河上,距花石镇1km左右。

背景来源

湘潭道教自晋代开始流传。最初为晋时所建的楚山观和陶公祠(陶公即晋时潭洲刺史陶侃),陶公崇道。陶公殁后,当地信奉道教的民众筑衣冠冢于十八总望衡亭傍,并建陶公祠以祀之,湘潭道教随之而发展。至李隆基时代,益发兴盛。因为玄宗悟道,故湘潭民众亦遵之。湘潭市城区和城郊一带,共有历史道观五十六处之多,其半数为唐玄宗时期所建。湘潭城乡的观宇有市内楚山观、河口白鹤山留仙观、白泉清阳观、花石镇雷锋观、花石中庸观等。

中庸观,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花石镇罗汉村   汉城桥。始建于明代,启教宗师胡雨天、胡洞天为正一教开派祖师,人称“胡公二真人”,分为清灵、松荫、应化、清真、紫气、清泉、清林、妙清、文昌、朝南等二十多个坛场,散居道士二百多人,人才荟萃、俊彦良多。我国近代道教正一派著名前辈道长董淑和道长即“中庸观”法脉传承。

历史故事

花石自汉以来,就是县西南一个小有名气的小集市。因此地紧傍涓水,人口繁衍成一个小镇,也是湘北、鄂西到南岳衡山朝圣进香客的重要主道。花石因涓水中有一颗五彩斑斓的石头而得名。在花石南侧有一条叫罗汉河的小溪,人们在小溪入涓口处搭了一座木桥。但每到春雨时节,宣丰、天马、紫荆之水经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向涓水怒奔,淹没不少农作物,木桥每隔两年就要补修。后来改为石板桥,取名永定桥,谁知永定桥也不安定。

乾隆,一连三年发大水,花石四周一片汪洋,石板桥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当地人十分费解,就到附近中庸观 去求签问卦,观内当家道长说:“宣丰岭上有条大蟒蛇,已经修炼千年有余。只因早在涓水(古称洛水)丢落宝珠一颗,即花石涓水中那块五色斑斓的石头,它每年二月二日龙抬头之日前来江中寻珠,以便升天。它未寻到,故洪水连年发,并越发越大,越发越猛。大家问道长,有什么法子破解。道长说,要在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降龙罗汉峰建一座庙,供奉雷神之祖真武大帝,便可镇住此蟒。

人们依照道长的指引,在降龙罗汉峰建了一座雷神殿,共有九间,正中供奉雷神,两旁供奉观音大士、罗汉菩萨,殿外用红石雕成石龟、石蛇。果真,大蟒不再敢出来,宣丰河的洪水也小了很多。

花石水库

花石水库: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涓水的罗汉河上,地处花石镇罗汉村中庸观,距花石镇1km左右。该水库始建于1959年8月,是湘潭县最大的一个中型水库,担负着防洪灌溉的大任,兼有发电、养鱼等多种综合利用功能。水库水面面积4.86 km²,水库四周青山葱茏,与南岳区遥相呼应,水质良好,库中有一小岛,岛上有农户居住。从大坝处摇舟前往,水路时宽时窄,既有中流击水之酣畅,又有曲径通幽之微妙。水库中有珊瑚岛(其形如珊瑚,故名)、泰坦尼克号岛(其山体似巨舰出海,形如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故名)、子母洲(是湖中伸出水面的一大一小两个高地,形如母子相随,故名)。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