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爵

商羊欲雨》是作者张宇豪(张殿豪)创作的现代派小长篇。

作品内容

“一株镶着金边的睡莲,在客栈顶,发散着光源。”清末民初,一个法国大革命式的人物——侯爵,我们姑且称之为“侯爵”的老男人经历并带领他的随从和受害者们经历种种离奇案件,案件的末尾是无可指摘的讽刺和哀伤,对历史,对不可解之中人民的懦弱。

这个萨德,心理的核心是病态、孤独,但没有什么比他所僵持的历史更加病态、孤独。

清末民初,萨德式的“侯爵”施展种种颠倒的自娱自乐,把玩着周遭的人性,他先是在酒馆里发布谬论,乘着雪夜的车马,将一个偶遇的奴仆带往精神病院——整个故事的深处。后来,因为滑入一连串的革命,反革命……的阴曹地府,这个理应牢底儿坐穿的囚徒、性变态却被新成立的国家委任为大法官,获得了哲学上的立法权。

创作背景

我写《侯爵》,笔调故意迟缓疏懒一些。最初的想法在于法国浪漫主义其实无甚新意,保不齐就是老一套希腊价值观的轮回,那么,是否存在可能,尼采哲学后来所宣扬的“重返古希腊”是句废话,因为早已提前由法国人实现了。

而后,政治、朝野是血腥、残暴、杀人如麻的。

再之,终有一人从中牟利。

作品赏析

无神论者雅克,当指让-雅克·卢梭

我总结过,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图景是一个猎人追逐一只兔子,兔子的身上别着(不消说是原本即长出了)一面小镜子,穷途末路的追赶者在镜中恐惧地看观到了自己的脸。

18、19世纪的世界图景是:有这么一位身高1.75m的青年男士,穿着连襟蚕丝小褂、黑长裤,突如其来地走入市政厅,大肆演讲,市政厅长官们与群氓后来(不长不短的“后来”之后)共举他为执政官。

后者所述的“青年男子”也指的是卢梭式的人。卢梭,过半的火焰火光烧出他高耸的民主之屋,而他却扬长而去。他的理想是:个人虽然不一定是民众的一部分,但依据契约个人需要为自己的福利而成为民众的一部分,同时,前提是民众的舆论统一,个人又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投靠于这个舆论。——穿针引线、畸形怪诞的思维——每个人割除自我,划出一趟半弧,拼成大圈,而这么一来,每个人恰巧站在了国家的圆圈之外。——这也是大多数当今中国人的思想:庸俗让-雅克·卢梭分子。

参考资料

侯爵.豆瓣.2014-11-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