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颉

都颉,宋代官员,字光远,原籍余干(现位于江西省余干县西北部)。他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考取进士,并最终担任司农少卿一职。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录在清代同治年间编纂的《余干县志》第十二卷中。

人物经历

后来,他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具体来说,在北宋神宗皇帝统治期间的元丰二年(1079年),都颉通过科举考试,成功地获得了进士的身份。此后,他的仕途逐渐发展,最终达到了司农少卿的职位。

文学贡献

在退休之后,都颉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人生体验,撰写了一本名为《七谈》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鄱阳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山水风光。

史料记载

都颉的事迹被记录在清朝同治年间编撰的《余干县志》第十二卷中。这份史料详尽地介绍了这位学者的一生,包括他的家庭背景、个人成就以及文化贡献等方面的信息。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都颉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都颉的诗文.古诗文网.2024-09-30

【上饶天下SHOW之余干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一去去看余干历史文化名人.new.qq.com/rain/a/20240118A0....2024-09-30

余干历史大事纪.微信公众平台.2024-09-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