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山

李雪山,男,汉族,1963年12月生,范县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干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主任,河南省甲骨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新乡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学共建比干文化研究院院长。现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人物履历

1982.9-1985.7,安阳师范学院政史科学习,留校任教。

1989.9-1992.7,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6.6-2001.7,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副主任。

1998.9-2001.7,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学系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1.7-2007.1,安阳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

2007.1-2009.4,安阳师范学院院长助理、科研处处长。

2009.4-2014.9,安阳师范学院院长助理。

2014.9-,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

甲骨学、商代历史与考古。

学术兼职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

任免信息

2014年9月,任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学术成就

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在《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动态》《求是》《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

科研项目

1.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2001CLS00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2002DLS002),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

3.卜辞分类资料库(0429),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

4.商代历史地理研究(05BZS021),国家社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5.甲骨文编辑与编码技术研究(60973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

6.甲骨钻凿与卜兆形态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3BLS01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7.商周甲骨占卜礼制与中国早期政治信仰研究(YWZ-J026),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一般项目。

8.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19AZS003),国家社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9.商代甲骨占卜制度研究(2020-JCZD-1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10.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整理研究和数据库建设(20\u0026ZD3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论文专著

1.《\u003c周礼\u003e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殷都学刊》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商代行政区划述论》,《殷都学刊》1995年第2期。(《高等学报文科学报文摘》摘录)

3.《\u003c周礼\u003e中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4.《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求是》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5.《商代商品贸易探微》,《殷都学刊》1994年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6.《商后期王行政区划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商代军制三论》,《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

8.《商代监察制度钩沉》,《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9.《卜辞所见商代晚期封国分布考》,《殷都学刊》2004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0.《殷商和西周甲骨钻凿异同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11.《花园庄东地甲骨卜兆形态分型分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12.《分封制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

13.《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日第12版。(《新华文摘》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获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

主要著作

1.《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续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主编)

3.《甲骨学110年:回顾与展望—王宇信师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9年版。(主编)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