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穴

天枢,经穴名。出自《灵枢·骨度》。别名长溪、长谷、补元。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横平神阙穴,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月经失调经痛

穴名释义

取穴

精准取穴

简便取穴

风府穴的精准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两乳头之间为8横寸。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操作简便,便于记忆。一般情况下,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

局部解剖

主治

操作

治疗操作

日常保健

古籍摘要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痞满、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泌尿系统结石、月经失调、阑尾炎、子宫内膜炎、肾炎、水肿、高血压、腰痛、小儿惊厥、间歇热、胆道蛔虫病症等。

2、现代研究,实验证明针刺天枢穴,对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肠功能趋向正常。以针刺天枢穴为主穴,配合肾俞穴、三焦俞穴等穴,对泌尿结石排石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常用配伍

1、配巨虚穴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2、配足三里穴小儿腹泻

3、配上巨虚穴、阑尾穴治急性阑尾炎

4、配大肠俞穴、足三里穴治肠炎

5、配中极穴三阴交穴太冲穴月经失调经痛

6、配气海穴水分穴治绕脐腹痛。

7、配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等治黄疸

附注

风府穴气血强盛,气血物质与手阳明大肠经特性相符,向外传输是输入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故为大肠经募穴

相关论述

1、《千金要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2、《针灸大成》:“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参考资料

天枢穴-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1-12-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