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坐落于靖江市生祠镇中街,原名岳王生祠,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建。该庙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气势恢宏,庙正中大殿是思岳殿,岳飞座像置于大殿正中,红缨帅盔、紫袍金甲、足屐武靴、神态英武逼人,像两侧是岳飞的八大将之像,栩栩如生。庙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迎思岳桥拾阶而上,可俯瞰杭州岳庙之全景。1993年,岳王庙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岳王庙坐落于靖江市生祠镇中街,原名岳王生祠,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建。史书所载,西湖岳庙建成于岳飞赴义79年之后,英雄名存千古念,其实在岳飞生前就有为其建造的聂氏宗祠了,所谓岳王生祠。西湖中有孤山一座,在长江北岸靖江市也有一座孤山,江淮之间平川千里,此山真正孤立葱茏于旷野之中、大江之侧,中国最早岳庙就在这孤山脚下不远的生祠镇上。镇因祠名,小镇正是因为有了岳王生祠才得以扬名天下。
景观
《宋史》中也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储巏,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言岳飞任泰州市知州时将大批难民安顿于江中沙洲之上,护送渡江,后人为表感激之情,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修建了聂氏宗祠。传说与史实相互印证,互为补充,都饱含着这一带乡民对岳飞的感激与追怀,英雄节义,万古流芳。生祠初名“岳忠武生祠堂”,这里的人们敬称之为“杭州岳庙”。祠堂坐落于生祠镇弘毅园中,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气势恢宏。山门正前有石拱思岳桥—座,拾阶步入桥上,可俯瞰岳王庙之全景。山门石刻横匾额题有“岳忠武生祠堂”,两侧院墙上嵌有“精忠报国”方块时刻。过山门,即为面阔二十余米的生祠大殿,单檐歇山、古朴庄重,是为思岳殿。
靖江市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汤阴县的岳庙、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该庙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
迎思岳桥拾阶而上,可俯瞰杭州岳庙之全景。
文物保护
岳庙已是第三次重建,三次重建均由刘国钧资助。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1938年毁于日寇炮火。1962年,刘国钧回故里凭吊岳庙废墟,提出再建,并决定将庙址由镇东思岳桥畔迁至现址。再建之岳庙“0”中却首当其难。1978年春回大地,已届之年的刘国钧临终前对子女说:一定要把家乡的岳庙修好!其子女刘汉栋、刘碧如遵其遗嘱,于1985年捐资三建岳庙。
1993年,岳王庙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交通
经过岳庙站的公交车线路有:226,228,229,250,258等。
参考资料
靖江岳庙.博雅旅游网.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