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新宾

霍新宾,男,汉族,1972年2月生于江苏省赣榆区。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霍新宾曾于2004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他还曾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霍新宾在《历史研究》《近代史》《中共党史》《中国经济史研究》和《抗日战争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霍新宾还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生导师。

正文

个人简介:1972年2月生,江苏省赣榆区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养对象(校级)

现在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史和社会史)、中共党史、共和国史研究。

讲授课程:

研究生:文科硕士生公共理论课

本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研究成果:

一.论文:

1.《劳资关系与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劳资关系变动》(1.8万字),《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9期。

2.《“无情鸡”事件:国民革命后期劳资纠纷的实证考察》(2.43万字),《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3.《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粮食市场管理的个案考察》(1.6万字),《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清末民初广州的行会工会化》(1.2万字),《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6期论点摘编。

5.《国共党争与阶级分野——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劳资关系的实证考察》(1.4万字),《安徽史学》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6.《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2.47万字),《安徽史学》2006年第5期。

7.《互助与合作:广州大元帅府时期的工商关系》(1.7万字),《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8.《抗战前夕广东的米粮市场及其管理》(1.2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9.《探寻历史的新视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0.85万字),《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三.课题项目:

广东省“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革命背景下之劳资博弈——民初广州工商关系研究》;批号:06HI03;立项时间:2007年1月。

四.奖项:

《“无情鸡”事件:国民革命后期劳资纠纷的实证考察》(2.43万字,《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政府奖,2009年6月)。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