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屋于七(1668年-1683年4月25日),日本江户时代女性,出身于杂货店主家庭。她因企图纵火而被烧死,这一事件成为著名的“于七起义火灾”(お七火事)事件。同时代的文学家井原西鹤以此为蓝本,加上自己的创作,创作了小说《好色五人女》。净琉璃等作家也以此故事为题材。
人物经历
八百屋于七生于宽文八年(1668年),是在江户本乡经营八百屋的太郎兵卫的女儿。天和二年十二月八日(1683年1月25日)江户城发生了天和大火,于七的家也被波及,因此暂时避居到家族的檀那寺-圆乘寺。
在那里,八百屋于七邂逅了寺院杂役(寺小姓)生田庄之助,进而深深迷恋上他。后来新居落成,八百屋于七搬回新家,但仍然朝思暮想、不能自拔,竟然蹦出了“再次失火便能相见”的疯狂想法。于是八百屋于七在家中放火,但越看越害怕,急唤邻里前来救火,所幸火势很快就被扑灭,也没有造成大灾害。但是纵火在江户时代乃是重罪,祸首八百屋于七便被押赴奉行所(衙门)审问。
承办的奉行甲斐国庄正亲听了于七的理由后,念其年少懵懂、心为情乱,加上未酿大祸,因此有意网开一面。甲斐庄发现于七的年龄是一个法律漏洞,能帮他脱罪,遂问于七今年是否15岁,因为当时律令规定15岁以下的少年犯得以减一级刑罚。但八百屋于七却十分坚持自己是16岁,而且提出证明。甲斐庄莫可奈何,只好判处于七死罪。
天和三年三月廿九日(1683年4月25日),八百屋于七在铃森(铃ヶ森)的刑场受火刑而死,得年16岁。因为天和大火可谓改变八百屋于七一生的命运之火,所以后人也将天和大火称为“于七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