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一三七团

农七师一三七团始建于1958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之一,由团部所在地乌尔禾垦区、距离团部60公里的和什托洛盖煤矿区、距离团部160公里的阿吾斯奇牧区3片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

截至2017年9月9日,农七师一三七团辖区总面积为175.0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5万亩,草场面积为143.01万亩。农七师一三七团团部驻地乌尔禾垦区是团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农七师一三七团以瓜果、蔬菜生产为主,保护地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近万亩,日光节能温室大棚5700座,年产瓜果蔬菜8万吨;有石油、天然沥青硭硝、食盐、石膏和石灰石等矿藏,其中天然质沥青矿工业资源量为15万吨,煤矿可采资源储量为2098万吨;有光伏和风电资源,完成规划总规模分别为60万千瓦和90万千瓦容量;有高山牧场、河流湖泊、雅丹地貌、云海雪线和山花松树等天然旅游资源,以及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窑洞式平房作为屯垦戍边文化的历史遗迹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核心景观群。农七师一三七团的乌尔禾区垦区被中国国家观赏石玉石评定委员会评定为“中国观赏石之乡”和“金丝玉之乡”,所产的金丝玉被誉为“丝路田黄”。

简介

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84.8公里的边境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团场幅员总面积为175.0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1万亩,草场面积为143.01万亩。团场有基层单位21个,招商引资企业10个。其中,农牧业连队13个,九年制学校一所,服务单位4个,工、建、商企业7个。总人口8385人,全团在岗职工1725人,干部189人,基层党组织21个,其中党总支4个,党支部17个,党员787名,其中在职在岗党员483人。

党委书记、政 委:程灵芝

党委副书记、团长:马永彪

党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汤胜明

党委党委、副政委、工会主席:王忠

党委常委、副团长:李洪军

党委常委、副团长:邹圣冬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大斌

总经济师:陈彦宏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白杨河大峡谷

柔美抒情的白杨河。

雅丹,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这种地貌的形成条件一是要在干燥地区,一是要有风蚀作用,按理说河流和它难以共存。但在白杨河峡谷中,却能看到雅丹与河流相伴的奇景。

克拉玛依市人称为“母亲河”的白杨河倚在谷底缓缓流淌,仿佛一条淡青色的“飘带”顺着谷势向南飘去。这条河给大峡谷平添了几分灵动和秀气。

白杨河发源于准噶尔汗国西部山地的乌尔喀什尔山,最终流入艾里克湖。在大峡谷中穿过的这段白杨河长约30公里,河谷中水面宽约5至10米,深约50厘米,河水多曲流,沿谷地蜿蜒而下。

白杨河是神秘壮阔的大峡谷最柔美抒情的那一部分。

顺着河走,可以领略不同的胜景———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浪花飞迸;有的地方水流平缓,水声哗哗。在水极浅处,可以看清河底的石头。脱掉鞋袜,涉水过河,能一直走到对岸去。

河水滋养着岸边的各色植物,使大峡谷变成了一条神秘的绿色长廊。多枝柽柳、翠柳、铃铛刺野蔷薇等灌木林间遍布着芨芨草、甘草、芦苇以及野西瓜、金樱子,人未到河边,植物的清香已扑鼻而来。

在茫茫戈壁中有此一河,在狂风砾石中有此一水,在神秘峡谷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令人神醉情驰。

矿产资源

努肯泥沃特格煤矿

1999年,一三七团党委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获得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努肯泥沃特格地区11.97平方公里的煤炭地质勘探许可证。努肯泥沃特格煤矿详探范围为4.93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为4094.82万吨,可利用储量1.2亿吨。属低瓦斯、低水位煤矿,煤质主要为低灰、特低硫、低磷、高热值、高熔灰分的长焰煤。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于2007年10月投产。目前,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矿业公司与一三七团采用股份合作形式经营,年产30万吨技改已开工,60万吨项目已获批准。

经济发展

201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277万元,同比增长31.9%。其中:第一产业10280万元,第二产业7493万元,第三产业13504万元,三次产业比为32:24: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92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23万元,同比增长22%;招商引资落地资金8.065亿元,项目总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50%,在岗职均收入33130元,同比增长26.3%;人均收入13791元,同比增长25.8%;利润完成617万元,同比增长20%,“三公”经费支出63.85万元,同比下降5%。

(一)团部驻地乌尔禾区农区,地处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境内,阿勒泰—塔什库尔干公路318公里处。是团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瓜果、蔬菜生产为主,是兵团认定的“绿衡”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地设施农业生产面积7100亩,日光节能温室大棚5300座,年产瓜果蔬菜8万吨。被誉为天下第一矿的一三七团天然沥青矿位于乌尔禾垦区,年生产能力5000吨。保有储量为30万吨,规划年产一万吨。2011年启动油田服务聚集区建设规划,园区面积6000亩;2012年启动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面积1.1万亩。

(二) 什托洛盖矿区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距阿勒泰—塔什库尔干公路3.5公里。现有年产45万吨一三七团煤矿(与河南中润公司股份制经营)和年产15万吨努肯泥沃特格煤矿,可采煤区15.9平方公里,储量1.5亿吨,正在进行年产120万吨技改(与威海港集团股份制经营)。吐哈南套装煤田距团部60公里,煤炭井区储量约为2.63亿吨,正在招商。

(三)阿吾斯奇牧区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西部,属高原型牧场,草场幅员面积143.01万亩,天然草原面积63.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000亩,人工草地面积6583亩,管辖边境线长84.8公里。“绿恒”牌牛羊肉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一三七团“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是:以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改善民生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围绕一个目标,即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构建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大发展体系,即构建以蔬菜种植为重点,以畜牧、瓜果、林草为支撑,以食用菌生产为亮点的农业发展体系;构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奇石加工为支撑,以油田服务业聚集区为亮点的工业发展体系;构建以阿吾斯奇边境游为重点,以乌尔禾区周边旅游资源为支撑,以天然沥青矿探险游为亮点的旅游业发展体系。实现城镇化建设、二三产业、生态宜居环境、基层党组织建设、维稳戍边能力“五个提升”。把一三七团打造成“小而精,富而美”的文化、宜居、生态旅游新城。

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团行业总产值达到5.7亿元,年均增长16%,力争18%(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3%,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年均增长18%,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14.6%;人均总产值达到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5365万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1.5%,同比增长61.5%;职工收入进一步增加,一线职工职均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15%,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产品深加工投入占总投资比重显著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81万元,年均增长11%。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稳步上升,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较大转变。推动全团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教育状况

一三七团6名少数民族职工获得兵团“长效节育奖励”资金

8月29日,一三七团一连职工加孜依拉·阿努尔高兴地接过了“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长效节育奖励”资金1000元。

据了解,今年,兵团党委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帮助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少生快富”工程,首次实施计划生育“长效节育奖励”项目,给予“少生快富”项目户,实施长效节育措施者每人1000元的奖励,该团6名少数民族职工获得了奖励。

参考资料

宣传片|在这里,我们一起缔造美丽的一三七!.搜狐.2024-03-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