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松(1914年-1937年)男,出生于湖北大悟。
曾任红4军第12师36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9军第25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川陕苏区反“围攻”。
1937年3月12日在临泽县梨园口与国民党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人物生平
1929年大悟县黄站镇李陈洼成为豫皖边区的游击根据地,当地的贫苦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农民协会和赤卫队。
1930年春参加童子团,任大队长。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2师36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9军第25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川陕苏区反“围攻”。
1933年6月底徐向前、陈昌浩在四川旺苍县召开了军事会议。陈海松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升任红25师政委,师长为许世友。在此后的战斗中,陈海松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10月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省“剿匪”总司令,限令他叁个月内将红军肃清。
1934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和川军双方在马渡关前展开一场激烈的阵地夺取战,川军善爬山,进攻前先把罂粟抽足,借着烟劲冒死冲锋。11月他任红9军政治委员。
1935年参加长征,南下川康边,率部参加功、绥崇丹懋等战役,其间,他经常和军长各带一两个师单独作战。
1936年10月率部西渡黄河,参加一条山、平大古凉等战役战斗。
1937年3月12日指挥所部在临泽县梨园口与国民党军激战。为掩护总部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顽强阻击数十倍于己之敌达六七小时之久,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3岁。5月在延安的宝塔山下,中共中央为在西征中牺牲的高级指挥员举行了追悼会。
后世纪念
2018年10月19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黄站村,重建的陈海松故居刚刚完工。计划将故居打造成红色景点和烈士纪念设施,在故居内布置展厅,以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形式展示陈海松烈士的革命事迹,让年轻人铭记先烈,珍惜幸福,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