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英文: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是重庆大学在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并于2004年正式设立的机构,院长是杨帆。
重庆大学自1948年起开展研究生教育,1960年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197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并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学校获批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5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1988年,学校获批设立中国第一个生物力学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重庆大学成立葛洲坝研究生分院,开创“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并陆续在嘉陵集团、攀钢集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防军工单位设立工程硕士培养基地。1998年,重庆大学入选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在当年获准设立机械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2年,学校成为中国首批试点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33所高校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开展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的高校之一。该年,学校还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资助试点高校。2010年,重庆大学被确定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至2018年,学校已连续8年获得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800余人,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24000余人。学校共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群3个,中国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中国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7个、中国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截至2022年年底,全校共有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国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中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中国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5个。全校设有35个学院,全方位服务于研究生培养。
历史沿革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中国重点大学,建校初期即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办学愿景。至20世纪40年代,学校已发展为涵盖文、理、工、商、法、医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后,重庆大学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1948年,重庆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1978年,重庆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并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中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1988年,学校获批设立中国第一个生物力学中国国家级重点学科。1993年,重庆大学成立葛洲坝研究生分院,开创“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并陆续在嘉陵集团、攀钢集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防军工单位设立工程硕士培养基地。
1998年,重庆大学入选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在当年获准设立机械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0年,重庆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2年,学校成为中国首批试点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33所高校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开展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的高校之一。该年,学校还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资助试点高校,2004年,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正式获批设立。2010年,重庆大学被确定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至2018年,学校已连续8年获得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24000余人。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8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200余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博士后研究人员300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学校具备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硕士研究生招生涵盖除军事学、农学外的11个学科门类。截至2023年5月,学校共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群3个,中国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中国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7个、中国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截至2022年年底,全校共有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校园管理
现任领导
科室介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建有中国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以及各类省部级研究基地180余个。建有教育部“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
学术交流
学校于1993年成立重庆大学葛洲坝研究生分院,由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并相继在嘉陵集团、攀钢集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防军工业单位建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连续与学校合办多个工程硕士班,在嫦娥奔月卫星发射中,发射场从上到下几乎所有技术骨干全是学校培养的工程硕士。重庆大学教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持续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与科技研究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已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依托中国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近30个国际合作平台,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还创新开展“在地国际化”“研究生学术课程”等特色项目,拓展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学术资源
学校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培养必修环节,建成了以“培训引导、研发实训、团队培育、竞赛提质、空间孵化”为主线,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主体,以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研究生科慧众创空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综合类创新基地为支撑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事件
2025年5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因发表14篇SCI论文、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而引发广泛关注。随后,重庆大学成立专项工作组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经查,刘某乔为时任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调查发现,刘某华安排其女儿参与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署名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其部分论文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同时按规定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及相关荣誉奖励。重庆大学表示学校将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持续加强学术道德长效机制建设,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参考资料
机构简介.重庆大学研究生院.2025-05-10
现任领导.重庆大学研究生院.2025-05-10
校情概况.重庆大学.2025-05-10
学位授权点.重庆大学研究生院.2025-05-10
机构简介.重庆大学研究生院.2025-05-10
重庆大学:刘某乔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被免职.澎湃新闻.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