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堇菜(学名:Viola stewardiana W. Becker),是堇菜科堇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根长,根状茎粗壮且密生结节。庐山堇菜亦称拟蔓地草。
形态特征
庐山堇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长;根状茎粗壮,密生结节。茎地下部分横卧,强烈木质化,甚坚硬,常常发出新植株;竹秆斜升,高10-25厘米,通常数条丛生,具纵棱,无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5-3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具短尖,基部宽楔形或截形,下延于叶柄,边缘具圆齿,齿端有腺体,两面有细小的褐色腺点,下面叶脉明显凸起,具长达5.5厘米的叶柄;茎生叶叶片长卵形、菱形或三角状卵形,长达4.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具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柄下部者与叶片近等长,上部者短于叶片,具狭翅;托叶褐色,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者长1-1.2厘米,上部者长仅0.5厘米,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长流苏。花淡紫色,生于茎上部叶的叶腋,具长梗;花梗与叶等长,或稍稍超出于叶,中部稍上处有2枚线形苞片;萼片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3.5毫米,先端具短尖,基部附属物短,末端圆,全缘,无毛;花瓣先端具明显微缺,上方花瓣匙形,长约8毫米,侧瓣长圆形,里面基部无须毛,下方花瓣倒长卵形,连距长约1.4厘米;距长约6毫米,向下弯,末端钝;下方2枚雄蕊无距,子房卵球形,无毛,花柱基部稍向前膝曲,向上方逐渐增粗,顶部无附属物,具钩状短喙,喙稍向上撅,顶端具较大的柱头孔。蒴果近球形,散生褐色腺体,长约6毫米,先端具短尖。花期4-7月,果期5-9月。本种近似紫花堇菜 Viola grypoceras A. Gray, 但茎生叶叶片菱形或卵形,基部楔形下延于叶柄,叶柄具狭翅;花瓣先端具微缺;下方雄蕊无距状附属物等极易区别。
分布范围
庐山堇菜分布于陕西省、甘肃省(南部)、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模式标本采自庐山。
区分方法
庐山堇菜虽名为“庐山堇菜”,但并不是只产于庐山,而是因为模式标本采于江西庐山而得名。本种近似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但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茎生叶叶片菱形或卵形,基部楔形下延于叶柄,叶柄具狭翅;花瓣先端具微缺;下方雄蕊无距状附属物等特征极易区别。
生长环境
庐山堇菜生长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坡草地、路边、杂木林下、山沟溪边或石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