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夏

王中夏,男,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1986年在同一所学校获得硕士学位。自2001年5月起,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6年7月至1993年8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1993年8月至1996年10月英国Sussex大学博士研究生,1997年1月获博士学位。1996年12月起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研究。2000年10月起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2001年5月起任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2.烯烃聚合和环聚合催化剂研究

3.催化的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形成反应

4.绿色有机合成

研究兴趣

(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催化)性能;(2) 绿色有机合成。迄今已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科学基金及开发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主要成就

中国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1989)

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1990)

Sino-British Friendship Scholarship(1993)

个人作品

文章及专著

(1)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reactions of complexes of [(o-RCHC6H4)PPh2=NSiMe3]- (R = H, SiMe3) ligands, Dalton Trans., 2005, 996.

(2) Reactions of Iminophosphorano(8-quinolyl)甲烷 with AlMe3: Unexpected Formation of Aluminum Iminophosphorano(2-甲基8-quinolyl)methandiide Complex,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4900.

(3) Synthesis of Bisgermavinylidene and Its Reaction with Chalcogens, Organometallics, 2003, 22, 4305.

4. Lithium, , and Tin(II) Complexes of Novel 3-(Iminophosphorano)-1-phosphaallyl and 2-(Iminophosphorano)-1-phosphaallyl Ligands, Organometallics, 2002, 21, 4641.

(5) Coupling of Coordinated 2-Iminophosphorano-1-phosphaallyl Leading to Bridged Iminophosphoranato Complexes of and , Inorg. Chem., 2002, 41, 5934.

(6) Solventless Syntheses of 吡唑 Derivatives, Green Chem., 2004, 6, 90.

(7)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2,3-三唑 Derivatives vi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in 液态水, Chem. Commun., 2003, 2450.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