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图》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纸本设色立轴山水画,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文徵明工笔中精品之作,作品描述了江南太湖景色。
作品介绍
本图纸本轴装,纵106厘米,横30厘米。文徵明(1470-1559)自题:“江南春”(八分书);并书追和云林先生词二首(行草书)。此图成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春二月(1547),作者时年78岁,画中的图像,平远湖山,绿树高耸,高士乘舟横过,远处临水人家,这是江南太湖景色。
作品赏析
画作“笔意细秀,设色古雅。画山仅画轮廓,稍用干墨擦之,笔绝少,但觉山痕树影,无处不是早春景象。笔墨固佳矣,而章法似又胜之。章法固佳矣,而意象似又胜之”。可谓文画极精之品。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苏州市)人。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