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额刺糠虾

短额刺糠虾(学名:Acanthomysis brevirostris Wang et Liu, 1997),属于糠虾目糠虾科刺糠虾属的一种海洋生物。本种是东海西部和黄海北部海区的特有种,其产量很大,可做食品和饲料。

形态特征

短额刺糠虾的两性标本一般体长7.5mm,最大可达11mm。体形较纤细,表面光滑。额板呈窄三角形,顶端尖,约伸至第1触角柄第1节中部,侧缘稍覆盖眼柄的基部。头胸甲背面后缘不覆盖末2胸节,前侧角和后侧角皆为圆形。眼较小,较为宽短,长不足宽的2倍,角膜显著短,约占全长1/3,其宽窄或与眼柄略等;眼柄显著长,约为角膜的2倍。雄性第1触角柄粗壮,基节较长,约为第2节的2倍,第2节短,宽与基节略等;第3节显著长,约为两个基节的和,且较宽。雄性突较小,略呈蹄形,内缘末部呈凹形,上具较稠密的刚毛。雌性第1触角柄显著纤细于雄性,第3节长于两个基节的和。第2触角鳞片呈窄披针形,长约为宽的5倍,原肢外末角具显著的刺;触角柄粗壮,长略短于第1触角柄。上唇前缘中央刺突显著较长,短于上唇本身的长度。第1小颚基小叶正常;末小叶肩部钝圆,其后具2个刺。第2小颚内肢末节较宽圆,略呈卵圆形;外肢较窄,边缘具羽状刚毛。第1胸肢内肢比较粗壮,第2—4节上具发达的叶,末节宽圆,不具爪。第2胸肢内肢显著粗大。第3—8胸肢内肢长而纤细,掌节由10—13节构成,指节小,周围具毛。胸肢外肢基板外缘末角具2—4个小齿。腹部前5个腹节较粗短,第6腹节显著细长。尾节宽短,呈舌状,长约为基部宽的2倍,基部宽,侧缘具4—8刺,向后1段光滑,末半趋窄,侧缘具13—17个由前向后逐渐增大的刺。末端圆,具4个大刺,其长短略等,约为尾节长的1/6,为末对侧刺长的2倍。尾肢内肢显著长于尾节,尾肢外肢细长于内肢。

分布范围

短额刺糠虾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北部和东海等海域。

经济用途

短额刺糠虾的产量很大,可做食品和饲料。

参考文献

中国动物志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糠虾目: 257-259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