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洋水库

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1960年建成,总库容11.3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全部山区),占唐河流域面积的88.5%,为中国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是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现为保定市饮用水水源地。

西大洋水库上游河流有唐河、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等,西大洋水库主要水量来自于唐河。西大洋水库水质一直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二类以上水平,2004年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应急水源地和北京市应急供水水源地。

西大洋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西大洋水库拦蓄了1963年、1964年、1979年、1994年等大洪水。

水库简介

西大洋水库由河北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58年1月,1960年1月完工。西大洋水库是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承担着为保定市市区提供生活用水的职责,同时也是北京市应急用水储备地之一。

1963年大洪水后,经验算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1970年4月,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开始对西大洋水库续建, 1972年6月工程竣工。

工程续建完成后,保坝标准提高到1000年一遇洪水,但经1982年“三查三定”复核,水库实际防洪标准仅为500年一遇洪水,远低于规范要求标准,另主坝下游坝坡较陡,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情况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正常溢洪道存在闸门埋件、闸门部分构件强度不够等问题。故于1992年按2000年一遇标准进行以建非常溢洪道和大坝加固为主的出险加固工程,1994年4月底完工。

2001年6月29日对西大洋水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鉴定结果为水库大坝存在防洪保坝标准低,下游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等问题,根据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西大洋水库大坝鉴定为三类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实施,加固后水库防洪标准将达到5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防洪标准不足2000年一遇,经过30多年的运用,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另外,西大洋水库还承担着下游城市、工业和农业的供水任务,现状情况下,向保定市城市工业、生活供水5000万立方米,规划供保定市9460万立方米,唐河灌区50万亩农田供水;15000万立方米,规划向定曲电厂供水3200 万立方米。

修建技术指标

流域特性

西大洋水库位于 唐县唐河出山口西大洋村下游1km处,控制流域面积4420k㎡,占唐河流域面积的88.7%。唐河流域河流总长 273 km,其中山区流长182km,河道坡陡流急,纵坡一般为0.2%~0.5%,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11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约 1511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82万t。历史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7940 立方米/秒,发生在1963年8月8日,历史最高洪水位140.11m,发生在1963年8月8日。

大坝

现状拦河坝包括一座主坝、四座副坝。主坝为均质土坝,上游设浆砌石防浪墙,下游坝基为砂砾石复盖层,上游设防渗铺盖,下游设褥垫式排水,并设坝后反滤沟减压。

溢洪道

西大洋水库正常溢洪道位于主坝右端黑风山东麓。1958至1960年水库初建时期,正常溢洪道为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1970至1973年水库工程续建,将正常溢洪道堰型改建为“克-奥”型实用堰。在闸室两侧为开敞式实用堰。

溢洪道工程由进口引水渠、闸室段、泄槽收缩段、泄槽窄槽段四部分组成。

非常溢洪道位于坡上一副坝南端,结构型式为固定口门,上建自溃坝。

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输水洞。泄洪洞位于主坝左侧,洞身为圆形压力隧洞,输水洞位于主坝左岸,横穿六轴坡山包及灌渠后进入唐河,洞身为圆形压力隧洞。

水电站

电站位于主坝后河道左岸,共装机4台。

水库淹没处理

西大洋水库征地高程为145m,淹没耕地4.27万亩,移民高程为143.95m,迁移人口32199人。

灌溉及供水

规划供保定市9460万立方米,规划向定曲电厂供水3200万立方米。

特征值

总库容11.37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58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49.01m,校核洪水位151.08m。

加固后指标:总库容12.58亿立方米,调洪库容8.79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47.53m,校核洪水位152.96m。

防洪标准

西大洋水库初建时,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63年大洪水后,以校核发现防洪标准偏低,仅为300年一遇洪水,故于1970年进行续建,设计标准仍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后经“三查三定”复核,水库工程仅能抗御500年一遇洪水,经 1992年~1994年加固后,现有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设计, 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下游保护范围

1、城镇及重要工、矿区:5个县及华北油田

2、人口数量:340万人;

3、耕地面积:460万亩;

4、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高速铁路

5、公路:G4津保高速公路北京—香港公路京昆高速公路,保沧/保阜高速公路

历史调度运用

西大洋水库建库以来除1963年外再未遇到特大洪水,汛期的运用基本是按上级批复的运用方式运行的。1979年入库洪峰2960立方米/秒,最大出库36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88.0%,拦蓄洪量1.32亿立方米,最高库水位138.37m,1996年入库洪峰1208立方米/秒,最大出库 352立方米/秒,削减洪峰70.9%,拦蓄洪量0.74亿立方米,最高库水位138.58m。

开闸放水记录

2017年以前

自西大洋水库投用至1988年间,曾发生洪峰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共12次,其中6次全部拦蓄,保障了下游河道堤防免遭毁灭性破坏。建库多年来,唐县顺平县望都县定州市清苑区部分农田受益明显。截至2020年,累计灌溉1330万亩次。从1997年起,白洋淀共接收了40多次补水,其中20多次来自西大洋水库放水。

2015年、2016年分别实施了西大洋—王快两库联通工程和南水北调总干渠补水。 2016年组织实施了由王快、西大洋水库联合向保定市市区和白洋淀生态补水6800万立方米,白洋淀收水约4400万立方米,生态效果成效明显。其中5月5日至7月10日补水4700万立方米,9月26日至10月20日补水2100万立方米。

2017年

2017年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水库联合向保定市区、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此次补水时间为两个月,预计两水库出水量5000万立方米,白洋淀收水量超过3300万立方米。

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强降水,保定市三大水库齐放水。在灌溉两岸农田同时,西大洋水库放水经大水系工程进入市区,通过府河汇入白洋淀,预计到7月10日左右结束,并降到汛限水位。

2017年11月3日至12月2日,王快和西大洋水库联合为保定市市区及白洋淀补水,此次补水途经唐河总干渠及大水系北线工程,共放水2100万立方米,预计白洋淀收水1400万立方米。

2018年

2018年4月5日至6月5日,保定市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联合为主城区河道及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预计两水库出水量为4300万立方米,白洋淀收水量为2800万立方米。此次补水,先经由保定市区大水系输水工程向城区河道进行补水,再由城区河道经白洋淀应急输水工程及府河补入白洋淀,有助于白洋淀在枯水期保持较高水位和较大水域面积,能有效改善白洋淀水生态环境。

2019年

2019年3月1日至7月10日,保定市分别利用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安格庄水库和旺隆水库,向白洋淀及多条主要河道进行生态补水,预计总补水量1.7亿立方米。包括:

1、利用西大洋水库向唐河实施生态补水,预计补水量0.9亿立方米。2019年3月1日至6月1日,流量按7立方米每秒调度。

2、利用西大洋水库通过唐河总干渠向曲逆河—界河—龙泉河—清水河水库补水,补水时间2019年3月25日至6月1日,流量按2~4立方米每秒调度。

3、利用西大洋水库通过唐河总干渠经大水系工程向市区、白洋淀补水,补水时间2019年3月25日至7月10日,流量按6立方米每秒调度。

2019年8月5日,西大洋水库水位131.94米,距离汛限0.06米。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经保定市防办研究决定,西大洋水库于8月5日12时开始提闸泄水,泄水线路为唐河—唐河新道—白洋淀,泄水量15立方米每秒。泄水将持续一段时间,并保持库水位在主汛期不超汛限。

2019年10月16日,西大洋水库开始向唐河放水,另外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从8月25日开始向唐河放水,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2019年度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生态补水方案及试点河道后续补水计划的通知》,此次补水预计补水总量9000万立方米,计划到12月中旬补水结束。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河北省白洋淀上游唐河生态补水总量已超过7300万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道22公里,干涸多年的唐河再次焕发生机。

2020年

2020年上半年,河北省利用西大洋水库、东武仕水库等9座大中型水库及白洋淀滏阳河青龙河等16条河道实施了生态补水,累计形成水面面积超过90平方公里。 [11]2020年1月至8月下旬,河北省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唐河退水闸和西大洋水库,累计向下游唐河补水约2.8亿立方米。唐河自西大洋水库下游开始,形成有水河长超过68公里,水面面积8平方公里。

2021年

2021年11月14日至12月底,西大洋水库开闸向保定市城区大水系地下水回补一亩泉地下水水源地。截至11月30日,累计补水约270万立方米。

2022年

2022年2月28日,为持续助力一亩泉地下水生态改善,西大洋水库通过大水系工程向一亩泉河和城区进行生态补水,补水流量为4立方米/秒。截至2月底,保定市水利局合理调度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龙门水库安格庄水库四大水库,启动6条补水线路向下游河道及白洋淀生态补水累计1.3亿立方米,其中王快水库向沙河总干渠、月明河、孝义河补水5410万立方米;王快水库通过沙河总干渠向潴龙河累计补水2795万立方米;西大洋水库通过曲逆河向大清河补水312万立方米;龙门水库通过漕河向白洋淀补水499万立方米;安格庄水库通过南拒马河向白洋淀补水4113万立方米。

2022年保定市分12条线路通过北拒马河、南拒马河、潴龙河、孝义河、府河、漕河等多条河道,继续实施行生态补水。其中包括:

2条向唐河补水线路分别是西大洋水库—唐河线,流经唐县曲阳县望都县清苑区,补水时间为4月1日~6月30日和10月1日~12月31日,流量为5~12立方米每秒;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唐河退水闸—唐河线,流经曲阳县、望都县、清苑区,采取相机补水方式,流量为5~20立方米每秒。

1条线路向府河补水线路为西大洋水库—唐河总干渠—大水系工程—府河—白洋淀,流经唐县、顺平县满城区竞秀区莲池区、高新区、清苑区线,补水时间为3月1日~6月30日和10月1日~12月31日,流量为6~8立方米每秒。

2022年上半年,西大洋水库先后向雄安新区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累计放水2800万立方米,流入白洋淀水量约2100万立方米。

2023年

2023年2月28日河北省水利厅印发《河北省2023年主要河湖生态补水实施方案》,分别调度安排如下:

1.唐河:西大洋水库向唐河补水0.2亿立方米,补水时间2023年3月1日~6月30日和10月1日~12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通过唐河退水闸相机向唐河补水。

2.府河:西大洋水库通过保定市水系连通工程向府河补水0.4亿立方米,补水时间2023年3月1日~6月30日和10月1日~12月31日。

3.白洋淀:通过引黄应急补淀线路利用引黄水向白洋淀补水2亿立方米,通过府河、孝义河南拒马河利用王快、西大洋、安格庄水库向白洋淀补水1.5亿立方米。

2023年3月,为保障小麦返青前根系吸水层储水量需求,保定市西大洋水库、安格庄水库、王快水库先后开闸放水,预计调水6500万立方米用来春灌。三大水库计划放水30天,保障农田灌溉水量6500万立方米,预计灌溉农田55万亩次,既能满足当前小麦生长的用水需要,又将回补沿途地下水,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河道颜值,带动两侧乡村旅游发展。

5月12日,保定市西大洋水库唐河灌区春灌二水工作正式开闸放水。本次灌溉计划供水量2000万立方米,计划灌溉面积12万亩,灌溉时间约30天。

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海河流域引发强降雨,海河流域各大水库于7月31日普遍迎来大幅涨水过程。西大洋水库水位不断高涨,水库蓄水压力持续加大,面对严峻防汛形势,经会商研究,西大洋水库自7月31日开闸泄水,减轻水库防洪压力。截至8月4日,保定市对大清河水系唐河上游的西大洋水库进行连续调度7次,最大泄洪流量控制在每秒400立方米以内。 此前,西大洋水库已经提前泄洪,为拦洪错峰腾出库容。

参考资料

河北西大洋水库:加强水质监测 保证用水安全.新华社.2024-03-13

火红年代的历史记忆──西大洋水库纪念碑.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4-03-13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网.2024-03-14

水利部举行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09-19

西大洋水库水质分析与评价.中国知网.2020-04-08

河北省水利厅科学调度保水库安全.河北新闻网.2020-04-08

西大洋水库.西大洋水库.2024-09-19

王快、西大洋水库联合向白洋淀补水.人民网.2024-09-19

保定市三大水库齐放水 广大群众享清凉同时注意安全.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9

出水量4300万立方米!保定两水库联合为白洋淀补水.中国雄安官网.2024-09-19

唐河重生,白洋淀上游形成有水河道22公里.中国雄安官网.2024-09-19

唐河生态补水形成有水河长超68公里.人民网.2024-09-19

补水一亩泉 涵养水生态.补水一亩泉 涵养水生态.2024-09-19

Xinhua all media news service platform.Xinhua all media news service platform.2024-09-19

关于印发《河北省2023年主要河湖生态补水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北省水利厅.2024-09-19

河北保定三大水库开闸放水保春灌.人民网.2024-09-19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唐河灌区开闸放水保春灌.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9

河北水利部门全力防范应对台风“杜苏芮”.中国雄安官网.2024-09-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