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税制60年》是由刘佐编著,于2009年9月1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该书详细记录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税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果,并从中总结出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旨在为中国税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简介
税收作为世界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关键工具,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税收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伴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阶级的形成、国家的诞生以及国家职能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在中国这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度,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出现了税收的早期形式——贡。随后,商朝的助和周代的彻等税制相继出现。周朝之后,中国的工商税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因此农业税收(主要是田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中国税制的核心地位。直至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工商税收才逐渐成为税制的主导力量。
编辑推荐
《新中国税制60年》被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由刘佐撰写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发行。该书依托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及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机构提供的权威数据,较为全面、系统且概括地回顾了新中国的税收制度发展历程,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参考资料
《新中国税制60年》.图书馆.2024-11-20
《新中国税制60年》.读书网.2024-11-20
新中国税制60年.微信读书.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