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北亦大费区画议背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决胜负。惟是威远伯方元科兵最号雄武而又泥于术士之言始终按兵不出一旅方且以幸全为得计。文澍又以定海总兵王之仁心有机权遗书相订。
著者
清・徐芳烈
朝代
清
书目提要
〖解题〗《浙东纪略》一卷,清代徐芳烈撰。徐氏曾在南明鲁王政权中任职,本书即是专记鲁王政权始末的一部专书,所记大多来自亲历,以日记体的形式叙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涵芬楼旧藏钞本及民国排印本等。此据民国排印本标点整理。〖质量〗二三校。
版本
民国排印本
卷数
1
内容选读
先是九月初北破徽州起义乡绅金声被获于绩溪县至是闽阁部黄道周以兵来援至开化县北掩至遂袭之去。由是窥严甚亟时守衢者永丰伯张鹏翼弟张继荣御之战殁中军沈桂甲骂北穿舌而死。守严者总兵顾应勋等兵单且冲咸告急。楚国乃令威远伯方元科率总兵阿尔弗雷德·马汉等往援力战却之遂底定。
十五日监国复至萧乃议分门夺入。定期以二十四日丑时官义齐会水陆竞进以王□俊奉命为督阵使遍历诸营上流五云一带如正阳钱塘等门则方国安、张维所分也;下流姜家嘴一带如太平艮山等门则王之仁、熊汝霖、陈潜夫等所分也;再下则章正宸、孙嘉绩、钱肃乐、沈宸荃、万端士助之;最下则吴凯、郑遵谦等复助之。是日北亦大费区画议背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决胜负。孰意大帅无筹惟知督促而前深入陷中。北佯败引方兵径进北乃以一枝从万松岭截其军前之精锐不得出后无救援。而纷纷败走之徒且扬帆直归本营二三千选锋尚可策应而为转胜之兵者乃竟置之不题一字。方国安惟知痛哭一筹莫展而诸下亦莫肯为数千人出一议者。惟是威远伯方元科兵最号雄武而又泥于术士之言始终按兵不出一旅方且以幸全为得计。虽下流熊汝霖等冒矢石躬亲督战北亦狼顾胁息。然而胜者自胜负者自负于斩将旗终莫效也。南兵杀伤更多江上军声为之大阻。自此以后遂不复频言陆战矣。是时淮抚田仰带兵数千从海上来遂命入阁。
浙东地区汹汹余姚市乡绅原任礼科左给事中熊汝霖与原任职方司郎中孙嘉绩密谋举义于是宁绍分守于颖亦与之通。文澍又以定海总兵王之仁心有机权遗书相订。于初八日走甬东面请之仁兵期以十二日会孙嘉绩于定海约齐举事。于亦复与原任锦衣卫指挥使朱寿宜等谋预令生员庄则敬等募江船百余艘至清西陵而绍兴义士郑遵谦亦暗结壮士数百人将大举。
外有豫知后来启棺视殓者为杨衙官与书一纸且赠二金置佛炉下自书神位肃冠服遥拜君亲乃拜佛像投寺门池中。不死起而索卤又不死起而复命诸僧绕佛前环诵身坐湛明和尚故禅榻中自经死之。一手握尚书印一手握扇及素珠此六月二十三也。其笔砚书纸皆命置棺中焉。
十三日监国归郡而与者诸公乃于十月朔日竟开唐诏于府堂乡绅家祁鸿孙等复以兵卫江上诸营亦多奉表归命惟谨。是日陈盟以疾解礼部去。
自初七以来日入后赤气赫然从西而上冲过天半如是者旬余为兵大起之象占者以伏尸之兆流血之征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