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危机再现

《1935:危机再现》是200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继锋(高邮市人)主编。

内容介绍

1935年的元旦,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到了岭南,去了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他和其他许多旅游者一样,对于这两个省的印象截然不同。为了对抗南京市蒋介石,两广的当局一直团结得像兄弟一样。当红军过境时,他们恐惧的倒不是夺路而行的红军,而是尾随而来的南京军队。

从中央苏区撤退两个月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湘江第一次世界大战,亲历者至今回忆起红军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悲壮一幕,仍然是心有余痛。1935年的1月,在贵州省遵义市,红军的将领们无法忍受这样重大的伤亡,拥护毛泽东复出。毛泽东的复出,后来被公认为红军、共产党乃至中国命运的一大转折点。但在当时,奇迹并没有出现,为了摆脱追兵,衣着单薄、营养不良的红军队伍不得不向越来越荒凉的西南、西北方向寻找生路。在那一带,他们的敌人与其说是中国国民党的追兵,不如说是大自然的严酷考验,饥饿、寒冷、草地等各种因素都在威胁着这支人数越来越少的军队。

1935年,蒋介石的政府对日本曲意承欢。日本外相广田刚提出亲善外交,蒋介石、汪精卫就立刻附和,双方军政高官频繁互访民间的经济代表团也你来我往,中日关系出人意外的迎来了小阳春。也许,这一个中日关系由公使升格为大使是最有讽刺意味的一幕。5月17日,日本首先决定将两国关系从公使级提升到大使一级,英、美、德等相继效尤。可是国人刚刚破涕为笑,华北危机来了,白银危机发生了,大家立刻啼笑皆非,预感大祸临头了。

1935年,国民政府的亲日政策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但日本却毫不留情地断了南京政府的后路……

作者介绍

李继锋,1962年生,高邮市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抗日战争史。

作品目录

这一年

李继锋  中国:谷底的挣扎

名人聚焦

陈红民  来去两徘徊:胡汉民最后的抉择

刘  洋  马蹄,踏碎了鲜花,鲜花仍抱着马蹄狂吻——解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陈长刚  阮玲玉:明星的悲运

吴  畏  杜月笙其人

徐永斌  廖仲恺灵柩归葬钟山

中日邦交

张福运  东京与南京:不自然的亲善

徐少红  杜重远与《新生》事件

张福运  《何梅协定》——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百家

陈其昌“双萧星座”的一抹辉煌

枫  林  中国人与象

张  昊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张  涛  第六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张  涛  儿童年的义务教育

经济动态

徐亚玲  中国银行改组的背后

枫  林  标准钟

胡云华  同蒲铁路的开通

徐亚玲  天津裕元纱厂倒闭

政局动向

贾国雄  广西:自行其是的模范省

韩文宁  蒋介石从幕后到前台

大公报》  大选前夕

李继锋  学者从政的蒋廷黻

张爱妹  活跃的中苏文化协会

徐少红  张苇村:韩蒋斗法的祭品

演艺圈

风云长征路

地域风情

币制改革

众生相

难忘一瞬

华北的恐慌

秘闻曝光

故人图传

本年要录

补白

参考资料

1935:危机再现 (豆瓣).豆瓣读书.2021-09-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