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涛,男,汉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部主任,内科教研室和大内科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呼吸内科成员。
工作经历
林江涛医生自1984年7月起在中日医院呼吸内科担任住院医师,逐步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并自2000年起担任科主任至今。
专业特长
擅长难治性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心病、烟草依赖。
学术兼职
林江涛医生担任多项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呼吸内科专业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呼吸疾病联盟(GARD)顾问、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吸烟与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公众教育和临床控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病种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呼吸内科专业首席临床专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慢性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全国医院健康促进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资深会员(FCCP)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资深会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医疗救治组副组长。此外,他还担任《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总编辑、中国哮喘联盟网站总编辑、《国际呼吸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呼吸和危重病监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总编辑。
科研成果
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课题:《肺心病缓解期的康复治疗研究》;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建立北京地区哮喘防治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全国城区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全国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部行业专项重大课题:《难治性哮喘的临床分型及诊治方案研究》;首都特色临床应用(重点)项目:《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的有效性评估和反应性预测指标的建立》;首都卫生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攻关)项目:重症哮喘的临床表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早期肺癌诊断超高分辨共聚焦荧光显微内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烟雾病暴露哮喘大鼠糖皮质激素敏感性及机制的研究(2013)、青蒿琥通过RIPK1调控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研究(2021)。
受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委托,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和人禽流感病毒甲型H5N1流感病毒全病毒灭活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Lancet》《AntiviralTherapy》和《The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受到全球的关注与好评,使我国该领域工作在国际上保持领先。
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哮喘联盟,组织实施了哮喘规范化诊治的全国巡讲以及哮喘患者和公众的防治知识普及工作。多次代表中国同道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汇报。
领导实施了“全国哮喘患病及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ChinaAsthmaandRiskfactorsEpidemiologicinvestigation,CARE研究),获得了全国及各样本地区哮喘患病情况基线数据及全国性哮喘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和区域性流行病学特点。成立了涵盖全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的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和中国哮喘数据中心(ChinaAsthmaResearchNetwork,NationalAsthmaDataCenter),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哮喘监测及防治网络,为评估哮喘疾病负担、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进行卫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负责起草和多次修订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3、2008年版),组织专家编写了"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和“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对推动和提高我国哮喘的规范化诊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组织有关专家发表了我国“难治性哮喘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对加强我国难治性哮喘的防治和研究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2015年负责起草了”无创气道炎症评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再次修订了“重症哮喘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负责起草和发表了国际上首部“支气管热成形术手术操作和围手术期管理规范”。2018年组织专家撰写并发表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撰写并发表了“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撰写并发表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及其在气道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