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

金鲳鱼,正式中文名为卵形鲳鲹(拼音:luǎn xíng chāng shēn,学名:Trachinotus ovatus),俗名黄腊鲳、金鲳等,是一种鯵科鲳鯵属鱼类。金鲳鱼体长18~74厘米,身体呈卵圆形,纵高而侧扁,鱼头、鱼嘴和眼睛都比较小,身体被小而圆的鳞片,侧线前部稍呈波状弯曲,第一背鳍鳍棘短,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前部鳍条较长,胸鳍宽短,腹鳍短,位于胸鳍基后小方,尾鳍分叉。金鲳鱼体背部呈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奇鳍边缘呈微灰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是有名的食用鱼类。

金鲳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温带大西洋海岸;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偶尔在黄海也有发现。

2013年,金鲳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LC)物种。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外观特征

体型:金鲳鱼为中等大小鱼类,体长为18~74厘米,身体呈卵圆形,纵高(注:纵高是指鱼的身体部位在垂直方向上比较高)而侧扁(注:侧扁是指鱼身体部位从背部到腹部的距离大于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体长为体高的1.7~2.3倍,为头长的3.7~4.9倍。

鱼头:金鲳鱼的头较小,枕骨棘明显,头大部分为裸露的,头长为吻长的3.7~4.9倍,为眼径的4.5~6.5倍;吻钝口小,且稍微倾斜,前颌骨稍能伸缩;眼睛较小,位于头中部,距离吻端的位置比到鳃盖后缘的距离要近些,脂眼睑(注:鱼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被覆盖透明的脂肪体称为脂眼睑)不发达;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有绒毛状的牙齿,但牙齿随着金鲳鱼的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上下唇生有绒毛状的小突起。

鱼身:金鲳鱼的身体被小圆鳞,多埋于皮下,看起来不明显;侧线前部稍呈波状弯曲,直线部分从第二个背鳍10~11根鳍条下方开始,侧线上方纵列着大约135~163片鱼鳞。金鲳鱼的背部呈蓝蓝色,腹部为银色,体侧没有黑色点,奇鳍边缘呈浅黑色。

鱼尾:金鲳鱼的尾柄短细。

鱼鳍:金鲳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为向前棘,有6根硬棘,第三个背鳍上有1根硬棘和19~20根软条;有两个臀鳍,第一个臀鳍上有2根硬棘,第二个臀鳍上有1根硬棘和17~18根软条;胸鳍上有18~20根软条;腹鳍上有1根硬棘和5根软条;尾鳍上有1根软条。金鲳鱼的第一背鳍硬棘较短,在鱼小的时候有膜相连,成鱼各棘呈分离状;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前部鳍条较长;胸鳍又宽又短;腹鳍较短,位于胸鳍基后小方;尾鳍呈分叉状。

物种对比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金鲳鱼在世界上除中国有分布外,还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温带大西洋海岸地区,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比利时贝宁佛得角喀麦隆、刚果(布)、刚果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科特迪瓦、丹麦、埃及、赤道几内亚、法国、加蓬、冈比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根西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球衣、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纳哥黑山摩洛哥荷兰尼日利亚挪威葡萄牙、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西班牙、瑞典、叙利亚、多哥、突尼斯土耳其、英国、撒哈拉沙漠西部地区。

中国分布

金鲳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偶尔在黄海也有发现。

栖息环境

金鲳鱼属于暖水性中上层洄游鱼类,生活于热带温带沿海,栖息的水体深度为50~200米。金鲳鱼的适温范围为16~36℃,最适生长水温22~28℃。它们在咸淡水中均可生活,对盐度适应性广,适应盐度在2‰~23‰,但盐度太高则会出现生长缓慢。金鲳鱼的pH适应范围为7.6~9.6。

生活习性

节律性:金鲳鱼在春夏季时由外海游向近海,而到了冬季时又游到外海深水区。

食性:金鲳鱼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动物、浮游生物、甲壳亚门为主要饵料。它们游泳速度快,经常在成群结队的远洋型鱼类(如鲚鱼)和成群的软体动物门群(如鱿鱼和鱿鱼)中进行捕猎。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如果再投喂它们爱吃的食物,它们仍然会凶猛争抢。

生活类型:金鲳鱼虽然是群居型鱼类,但是它们一般也不结成大群。

生长繁殖

金鲳鱼在夏季进行繁殖,在水温26℃左右时,受精卵经24小时就会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1.9~2.6毫米;3天后仔鱼全长达到3.1~3.5毫米,这时候的仔鱼已经可以开口摄食萼花臂尾轮虫;从第5天开始,仔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开始明显生长;15日龄后期,仔鱼全长达到6.0~6.5毫米,这时候就可以摄食桡足类(注:桡足类为小型甲壳亚门,体长\u003c3毫米)和人工配合饲料了;在18天时,仔鱼所有的鳍都已经清晰可见;在24天时,它们已经看起来很像拥有银色鳞片的成年金鲳鱼了;35日龄,这些金鲳鱼就已经长达25~35毫米。

金鲳鱼仔、稚鱼对光照敏感,光线的突然变化会使其产生趋光反应;局部光线强,会出现集群现象,并会造成窒息现象。

2月份时,就可见到幼鱼在河口海湾栖息,成鱼时再向外海深水移动。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在金鲳鱼的分布区域内,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但它们的种群数量并不丰富。根据非洲经委会国家向粮农组织报告,金鲳鱼上岸量在1970年至1980年间达到峰值,平均每年约24000公吨,然后在1980年下降到16000~18000吨。覆盖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范围内的金鲳鱼捕获量,在2001年增加到20000吨,但在2008年下降到12000吨;1998年,针对金鲳鱼种群在东经29°30'~30°22'之间的埃及水域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结果在30~200米深度的海里进行162次捞捕,总共捕获了45条大小为3.4~23.3厘米的金鲳鱼。根据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土耳其的金鲳鱼种群数量在过去至少10年里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大西洋中东部海域,金鲳鱼在其分布范围内也比较常见,而且种群数量很丰富。

致危因素

金鲳鱼在大西洋到地中海范围内是允许商业捕捞的,而且金鲳鱼通常会被刺网、围网和海滩围网等一些编织物网住。

保护措施

除了将金鲳鱼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保护名单中外,根据世界保护区数据库统计表明,金鲳鱼还出现在相关海洋保护区中。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还进一步提出,需要针对金鲳鱼的种群规模、分布和趋势进行研究,并监控种群趋势和捕获量水平发展趋势。

保护级别

2013年5月1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金鲳鱼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级别为无危(LC)。

网箱养殖技术

海区选择

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或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15米(指落潮后),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米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1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网箱选择

养殖金鲳鱼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3.0厘米,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米×3米×4米到4米×4米×4米不等。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米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米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

鱼苗放养

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厘米,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钝鼻半鲹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40~50尾/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

投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一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并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4次甚至5次,饲料要求选用金鲳鱼专用优质配合饲料。  

日常管理: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基地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20天左右抽样测量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金鲳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疾病防治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在网箱养殖中,网箱的清洗和更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定时间的网箱系统,会或多或少地附着藤壶牡蛎科等贝类和各种藻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流的畅通和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了金鲳鱼的生长和加重了网箱系统的下沉力。 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网箱上附着的生物量及鱼类养殖情况进行换网和清洗。一般3~6个月换一次网,换网时必须防止养殖鱼卷入网角内造成擦伤和死亡,操作要细致。网箱清洗可使用高压水枪喷洗、淡水浸泡、曝晒等方法进行。

参考资料

Trachinotus ovatus .COL.2024-07-27

物种详细信息- Trachinotus ovatu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27

Trachinotus ovatus (Linnaeus, 1758).fishbase.2022-05-18

Pompano.IUCN.2022-05-18

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中国知网.2022-05-18

卵形鲳鲹.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05-18

金鲳鱼人工育苗技术.中国知网.2022-05-18

卵形鲳鲹 Trachinotus ovat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2-05-18

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 1788).fishbase.2022-05-18

银鲳 Pampus argente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2-05-18

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中国知网.2022-05-19

Trachinotus ovatus.monaconatureencyclopedia.2022-05-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