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平原,又称豫章平原、鄱阳湖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位于江西省北部,与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合称为长江中游中国三大平原。这个平原主要由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鄱江等水系冲积而成,是江右民系分布的核心区。鄱阳湖平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过程使其成为了江西省第一大平原,总面积约3.85万平方公里,其中纯属平原地貌类型的面积为12636平方公里。鄱阳湖平原地势平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边缘部分有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坡状地。河网稠密,小湖泊众多。平原上稻田、菜、鱼塘、莲湖区纵横交错,是江南的粮仓和棉花、油料、生猪等生产的重要基地。鄱阳湖平原是南昌盆地的重要部分,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个区域不仅包括了河谷平原和滨湖平原两部分,而且还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所在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价值。
地理位置
鄱阳湖平原是长江和鄱阳湖支流水系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鄱江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115°01′-117°34′E,27°32′-30°06′N之间,总面积约38760.6平方公里。
地势平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边缘部分有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坡状地,河网稠密,小湖泊众多。
气候类型
鄱阳湖平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20℃,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平均无霜期长达246-284天。鄱阳湖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457亿立方米,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优越,不仅适合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水产业,也十分有利于各种珍稀动物、鱼类、植物的生长繁衍。
湖滨平原
鄱阳县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东自鄱阳、余干县,西至武宁县,南起进贤,北抵长江,包括南昌市、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抚州6个设区市市区和南昌县、新建区、进贤县、安义县、瑞昌市、柴桑区、湖口县、彭泽县、德安县、武宁县、永修县、星子县、都昌县、乐平市、浮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贵溪市、余江区、东乡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等地(城区),总面积约38760.6平方公里(含鄱阳湖水域面积)。
土地面积
鄱阳湖平原土地面积占江西省23.2%,其中耕地87.67万公顷,占全省37.3%,2004年人口约1510.3万,人口密度389 人/平方公里。鄱阳湖区现有森林面积27.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89万立方米,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4.4%,森林覆盖率达31.8%。
生物资源
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珍稀濒危物种多,生物多样性也最高。辽阔的湖滩,丰富的水草,繁多的浮游生物,肥沃的水质,为鱼类生存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饵料。湖内有鱼类12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较大的就有20多种。其中尤以体纤透明、味道鲜美的银鱼和肉质肥嫩、鳞下多脂肪的鱼最为驰名,为鄱阳湖名产。此外,莲、藕、菱、芡以及湖贝珍珠也是著名特产。
优美景色
在平原上,无数的小湖泊星罗棋布,港纵横交错,河湖息息相通,沟渠密如蛛网。河湖港汊之间,良田美畴,阡陌相连,尽是田园、鱼塘和莲池,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鱼米之乡”。鄱阳湖湖面有日趋减缩的趋势,但由于不受长江洪水倒灌的影响,其支流来沙量也小,淤积情况远没有洞庭湖严重。平原内侧,是一片低平的广阔湖滩。每当枯水期,鲜嫩的湖草铺盖着滩地,景色优美。美丽的鄱阳湖,一年四季景色变幻殊异,可谓“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一片田园风光。
参考资料
航拍鄱阳湖平原广袤田野 阡陌纵横水满田畴美如画.中国新闻网.2023-12-21
三、鄱阳湖平原.中国知网.2024-09-02
科学园地.江西省水利厅.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