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韦纳斯·格里斯沃尔德·莫利(英语:Sylvanus Griswold Morley,1883年6月7日-1948年9月2日)是一位美国考古学家,以大规模地发掘了奇琴伊察遗址而著名。许多玛雅学者和考古学家是在莫利指导的众多卡内基项目下开始他们的首次研究。约翰·埃里克·西德尼·汤姆森(John Eric Sidney Thompson)和塔蒂阿娜·普罗斯库里亚科夫(Tatiana Proskouriakoff)或许是他们中间最著名的学者。
人物经历
西尔韦纳斯·G·莫利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切斯特。他起初攻读土木工程,1904年于宾夕法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学位。
莫利在哈佛大学期间,对玛雅的艺术品展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激发了他对考古学的热爱。1907年,莫利从哈佛取得文学士学位毕业后,于同年进行了他的第一次野外工作,前往墨西哥并探测了几处玛雅遗址,包括乌斯马尔等地。
莫利以大规模地发掘了奇琴伊察遗址而著名,他亦发表了大量关于玛雅象形文字的专著和论文,针对普通读者撰写介绍玛雅的通俗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莫利收集和报告德国人员在该地区的活动情况,这些消息是美国政府最关心的。根据最新调查,莫利是美国海军情报局安排在该地区的几个以科学研究为伪装的职员之一。
1912年,卡内基研究所宣布为一个人类学部门提供资金。1913年12月,研究所批准了莫利的提案,一个月后任命他主持该项目,但是由于尤卡坦州局势的不稳定以及一战等因素,项目被推迟了11年。直到1923-24年野外考察季节,奇琴伊察的挖掘工作才正式开始。
莫利和他的团队在1924年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勘测。他们选择了看起来是遗址的中央广场的一个区域,那里有一些外露的柱顶。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发现了一排排独自站立的柱子。
大约二十年以后,卡内基奇琴伊察项目于1940年结束,挖掘和研究工作完成,大体上实现原定的目标。莫利回到了美国,担任美国研究学校和新墨西哥州博物馆的管理职位。同时他开始了关于古玛雅社会的大规模的著作的撰写,1946年该项工作结束并出版。
1948年,西尔韦纳斯·莫利在他最后的著作出版的两年后逝世,享寿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