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

京道,唐朝地方行政区之一,治所位于京城长安。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

历史沿革

唐开元前为关内道京畿地区,李隆基时始置,是由原先的关内道划分出来的。京畿道下辖京兆府凤翔府、华州、同州商州区邠州,共6个府州。唐代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位于京畿道。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

行政区划

京兆府京兆郡,治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辖万年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云阳县、泾阳县、渭南县、昭应县、高陵县、同官县、富平县、蓝田县、县、奉天县、好畤县、武功县、泉县、华原县、美原县等二十三县,为京畿地区行政机构。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关中乾县以东,铜川以南、渭南以西地区。天宝元年领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百九十六万一百八十八。

凤翔府扶风郡,治雍县(今陕西凤翔)。相当今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隋扶风郡,武德元年改为歧州,至德二年(75 7年)改为凤翔府,号唐长安城,上元二年罢,曾一度改称扶风郡。治凤翔区(今陕西凤翔)。辖雍县、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普润县、宝鸡市虢镇眉县盩厔县九县。辖境约当今陕西宝鸡以东,麟游、县以西,太白山以北,蒲川以南地区。

华州华阴郡,治郑县(今华州区)。辖郑县、华阴市栎阳下邽县四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县等市县及渭北下邽镇附近地。垂拱二年(686),避武则天讳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恢复华州名称。干宁四年(897),称兴德府。

同州冯翊郡,治冯县(今大荔县)。辖冯翊县、朝邑县、韩城县、郃阳县、夏阳县白水县澄城县奉先县八县。

商州上洛郡,治上洛县(今陕西商洛)。辖上洛县、丰阳县、洛南县商洛县上津县、乾元县六县。

新平郡,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县)。辖新平县、三水县、永寿县、宜禄县四县。辖区约当今陕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永寿等县地。

参考资料

从唐代京畿区域看中国中古的城乡关系.腾讯网.2024-01-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