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井重雄(1920年10月11日-2014年8月28日)是一位日本老战士,曾参军并被派到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航空部队。1945年1月,因飞机故障迫降而被八路军俘获,日本战败投降后,来到东北地区。1946年,成为中国人民空军一员,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官。2005年,他作为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老战士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并获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4年8月28日,筒井重雄因病去世。
人物生平
1920年10月11日出生于群马县一个农民家庭。
1940年参军并被派到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航空部队。
1945年1月因飞机故障迫降而被八路军俘获,日本战败投降后,来到东北地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筒井重雄来到东北。他听说东北民主联军正在筹建空军,当即向东北民主联军主动请求任教。
1946年9月,筒井成为中国人民空军的一员。航校任命筒井重雄为飞行教官。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其中有不少飞行员是筒井重雄的学生。
1958年携妻子和一双儿女回到日本,迫于周围环境和日本警察的骚扰,筒井重雄逐渐将在中国的记忆封存起来,连儿子筒井健史也是在1986年父亲重返中国之后才慢慢了解到40年前父亲在中国的过往。
1986年以后受邀多次访华。
2005年作为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老战士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并获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个人生活
2013年11月19日做了大肠癌手术,手术后癌细胞扩散到全身,需要每天到医院打点滴,身体情况很不好。
2014年8月因病去世。
人物事件
参与创建人民空军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一所航空学校,为解放军培养飞行员人才。但在组建航校的初期,缺乏教官和航空专业技术人员成为最大的难题,原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大队约200多人成为当时人民解放军创建航空学校的重要力量。除此以外,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俘虏的日籍航空兵也成为创建航校的力量之一,筒井重雄就是其中一员。
此时,筒井重雄跟随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后改为东北民主联盟)来到哈尔滨市配合中国政府组织日本人的遣返工作,其间他还帮助东北民主联军保留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参与解放战争。在日本人的遣返工作基本结束后,筒井得知解放军正在筹建空军但急缺空军教练的事情后,便毛遂自荐到航校任教,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空军的一员。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任命了投诚的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大队大队长林弥一郎担任总主任教官,并任命了多名日本飞行员为教官,筒井重雄也位列其中。“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自1946年3月创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筒井等日籍教官们共帮助中国培训了120多名飞行员。这批学员后来有的成了空军部队的各级指挥员和战斗员,有的在朝鲜战争中大显身手。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的林虎和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刘玉堤都是筒井重雄的得意门生。
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有17架螺旋桨战斗机参加检阅,其中有8架飞机的驾驶员是筒井重雄的学生。当天在沈阳市举行的庆祝典礼上,筒井重雄与其他日本教官一起坐在飞机驾驶舱后座,协助10名学生驾驶战斗机飞越沈阳上空接受了检阅。
筒井健治说,他的父亲一直把自己能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作为人生最大的骄傲。
全心投入致力日中人民世代友好
1958年筒井重雄带着他在中国结识的妻子筒井美治和在中国出生的一子一女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由于日本警察一再“找麻烦”,他搬到妻子的家乡——长野县落了户,做果树栽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尽管生活清苦,政治压力很大,但他仍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为了纪念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他和战友们组织了“航七会”,会名源自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于1949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航七会”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6年5月30日应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王海的邀请,筒井重雄和当年在东北老航校工作过的一行50人再一次来到了中国,参加东北老航校创建40周年的校庆活动。一行人观看了中国空军特意安排的特技飞行表演。筒井重雄看到自己曾是其中一员的解放军空军有了巨大的发展,心中格外激动。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不会受外人的欺侮和侵略。如今的中国综合国力提升,解放军实力迅速壮大,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希望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世界和平的保证。
2005年筒井重雄作为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老战士访华团一员,受中国政府的邀请,一行20人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9月8日日本老战士代表团乘坐大巴驶向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准备回国时,筒井重雄回想这几天访问中国,受到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处处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招待,心潮起伏,他抚摸着胸前闪闪发光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追忆当年那艰苦卓绝却无比温馨的战斗岁月以及中国军民的深厚友谊。
岁月倥偬,光阴如矢。60多年过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日本八路筒井重雄,虽已到了之年,但他热衷于日中和平与友好事业的心却老而弥坚。他没有满足过去所做的一切。他唯一的愿望和心声是要在有生之年,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下一代,告诉他的子孙,让更多的人知道:日中友好来之不易,要珍惜它,爱护它,切莫让历史的时针倒转。日中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情真意切临别之际道心声
2013年11月19日,筒井重雄作了大肠癌手术,手术后癌细胞扩散到全身,需要每天到医院打点滴,身体情况很不好。2014年7月,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代表团到日本访问,定于7月21日专门去长野县饭田市看望筒井重雄。他得知消息后亲自打电话,请求代表团早日来他家,因为病情严重,恐怕等不到7月21日,他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中国朋友。以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辛旗先生为团长的代表团特意改变行程,于7月12日赴饭田市探望并代表中国人民向他致以亲切的慰问。卧病在床多日的筒井重雄激动得泪流满面,奇迹般地从病床上坐起来,不顾儿子筒井健史的阻拦,非要到客厅里和中国朋友交谈。筒井重雄深情地说:“我是一名曾经在战场上将枪口对准八路军的日本士兵,然而,当我变成八路军俘虏的时候,八路军不但没有把我当作敌人,而且还给我充分的自由和平等,把我当作朋友、兄弟和同志加以对待,并使我得到了真正的新生……”
年已94岁、重病在身的筒井重雄热泪盈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为了用中文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他用嘶哑的声音唱起了中文歌曲,这是他当年来到八路军后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参考资料
真正的新生——记“日本八路”筒井重雄--日本频道--人民网.人民网.2022-02-14
日本八路为中国培养上百飞行员 拒驾自卫队飞机_新闻_腾讯网.腾讯网.2021-12-25
日本八路为中国空军培养上百飞行员 拒驾自卫队飞机|筒井| 父亲_凤凰历史.凤凰历史.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