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人(1935年2月-2020年8月1日),男,汉族,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1954年院系调整到同济大学路桥系,1955年毕业留校,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1958年随导师蔡乃森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变;王哲人教授从事的道路工程教学与研究,历经了从晴雨通车到高速公路网建设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从1958年随导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道路工程专业,1986年获得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20年8月1日9时55分,王哲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人物履历
生前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道路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交通学院分委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教委同济大学道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交通部路、桥、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公路局技术委员会顾问等,以及哈尔滨建筑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任。
1954年,院系调整到同济大学路桥系。
1955年,毕业留校,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
1958年,随导师蔡乃森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
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人物荣誉
1992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成就
参加、主持的科研项目32项,其中交通部、建设部共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德国科学联盟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1项,获奖14项,论文48篇,参编专著4部、统编教材1部。1994年以来由理论结和实际、以理论储备为主,转向集合大工程发展理论阶段,先后结合长春市—四平市,沈阳-山海关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承担路面材料、工艺与结构的研究课题,聘为指挥部与设计院技术顾问参与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大工程的实践为采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建设道路学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共指导培养硕士48人,其中工程硕士8人。博士24人,博士后2人,已毕业硕士40人,博士3人,博士后出站2人。
人物逝世
2020年8月1日9时55分,王哲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参考资料
道路工程领域著名学者、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王哲人逝世.澎湃新闻.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