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麻黄是一种矮小症的灌木,高度一般在6至10公分之间。其茎可以直立生长,也可以匍匐生长。叶子质地薄而柔软,长度约为0.25至0.3公分,上部呈现三角形状,顶端尖锐。花朵分为雌性和雄性两种,雌花单独生长在一个花穗上,花穗长约0.5公分;雄花则常常生长在较短的枝条末端,花穗梗长达1.5公分。种子形态为长圆形。
形态特征
川麻黄是一种小型灌木,有时会呈现出草本状。它的茎高可达20至40厘米,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且呈匍匐状。小枝圆形,对生或轮生,节间的长度在2.5至6厘米之间,直径大约为2毫米。叶片膜质鞘状,上部两裂(极少情况下三裂),裂片锐角三角形,向后弯曲。川麻黄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雄球花上有许多紧密聚集的雄花,苞片通常为四对,每朵雄花含有7至8个雄蕊;雌球花则单生于枝顶,具有四至五对苞片,其中最上方的一对苞片内包含两个雌花。当雌球花成熟时,苞片变为红色肉质。每个雌球花通常会产生两颗种子。花期为五月,种子成熟期则是七月。川麻黄的性味为苦,温。
分布范围
功能主治
川麻黄的主要功能包括祛寒发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压等。它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无汗症、头痛身痛、麻疹水肿等症状。
用法用量
川麻黄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内服,建议煎汤服用,每次剂量为1.5至8克。
相关药材
川麻黄的相关药材包括藏麻黄、单子麻黄、木麻黄、草麻黄、麻黄、铜钱麻黄、山麻黄和地麻黄等。
考证
川麻黄首次被记载于《四川中药志》中。
参考资料
川麻黄.中医宝典.2024-10-31
川麻黄.中医世家.2024-10-31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麻黄.中医参考.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