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镇

白璧镇,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位于安阳市东部,镇区距市中心仅10千米,东临永和乡,南接高庄镇,北与韩陵、崔家桥相邻,西与京珠高速、安阳市区相依。

白璧镇是安阳县新县城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环境优美,G4京港高速铁路、G341南北穿境而过,文峰大道、文明大道、文昌大道等路网横贯东西。白璧镇面积68.2平方千米,总人口8.1万人。

白璧镇,因镇政府原驻地是白璧集,故称白璧镇。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节二十五页村名记载,宋时称白璧。相传,从前这里有座白玉堂庙,墙壁均为白色,故得村名“白璧”。白璧镇在清末白璧隶属于曲镇;1936年为安阳县第三区;1945年民国时期改区建乡,白璧区分为白璧乡、盖津乡、广润乡;1949年改为邺县第七区;1954年邺县安阳县合并,先为17区,后改为白璧区;1958年改建白璧人民公社,属安阳县;1983年建立白璧乡,属安阳县;1987年3月撤乡建镇,改为白璧镇至今;2011年11月,划归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辖;2013年12月安阳新区更名,属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6年以来又属安阳县管辖。截至2023年底,白璧镇下辖37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地龙山大道与诚一路交叉口向南50米路东。

历史沿革

清末,属沮曲镇。

民国初期,为安阳县东一区。

民国前期,为安阳县第二区。

解放战争时期,为邺县七区。

1954年9月,安阳县、邺县合并后,属安阳县十七区。

1957年9月,实行撤区并乡。

1958年8月,改乡为白璧公社。

1983年12月,重新改为白璧乡。

1987年8月,撤乡设镇。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安阳县白璧镇党委  入选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

2023年10月20日,白璧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732位。

2024年9月20日,白璧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785位。

2024年12月16日,白璧镇入选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全国500强,排名第321位。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璧镇辖东街、西街、前街、南街、北白璧、后白璧、郭盆、西邵科、四高村、东邵科、岗上、杨贾村、邢牛、常王、东柴村、西柴村、梁固、杜固、东北务、南务、北务、北辛安、南辛安、西辛安、袁小屯、中东孟、西王、西羊店、东羊店、南羊店、郭路、张家庄、大寒、晋小屯、西报德、东报德、西裴村3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白璧镇下辖3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东街村中心大街西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璧镇地处安阳县东部

地形地貌

白璧镇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势为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平均海拔60米。 

气候特征

白璧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集中。多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高气温41℃(1986年7月14日);最低月均气温-14.4℃(1993年1月)年平均日照数为2174.3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9%。年平均降水量为537.7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7350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为275.7毫米(1986年)。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13%~14%,夏季占60%-65%,秋季占19%~22%,冬季占3%~4%。 

水文

白璧镇境内有沮河、沮南总干渠、茶店陂沟等河渠。沮河一般年份平均流量为5~2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3.37亿立方米。由于沮河河道下游河窄底浅,断面小,致使河水排泄不畅,加之受卫河顶托,雨季容易泛滥决口,白璧镇堤防标准为30年一遇。 

自然灾害

白璧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大雪、大风、暴雨等。冰雹、大风主要发生在6月至9月份。大雪主要下在11月至12月,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9年11月11日、12日,大雪造成40个蔬菜大棚、20余个牛舍被积雪压塌,损失百余万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璧镇辖区总人口709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万人,城镇化率19.74%。总人口中,男性34080人,占48%;女性36849人,占52%。14岁以下13442人,占18.93%;15~64岁52483人,占73.92%;65岁以上5075人,占7.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回、独龙族、苗等少数民族,共1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4.5‰。 

2017年,白璧镇常住人口79880人。 

截至2018年末,白璧镇户籍人口8304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白璧镇财政总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1%。 

2018年,白璧镇有工业企业33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8个。 

农业

白璧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43万亩,人均0.90亩,全部为水浇地,2011年,农业增加值10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1.4%。粮食作物以玉蜀黍属、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4万吨,人均760.6千克,其中小麦2.7万吨,玉米2.7万吨。 

白璧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7.9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黄瓜、西红柿等,其中白菜1.1万吨,黄瓜1.7万吨,西红柿0.7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57万头,年末存栏5.51万头;奶牛饲养量0.45万头;家禽饲养量256.48万羽。 

工业

白璧镇工业以化工、铸造、塑料制品、沙发为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企业437家,职工346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3.2%。 

商业

2011年末,白璧镇有商业网点2300个,职工45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5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白璧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白璧镇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3725人,专任教师182人;小学20所,在校生6539人,专任教师3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012人,专任教师20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1%。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白璧镇有镇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3.75万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 

2011年末,白璧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入户率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璧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家,门诊部(所)37个;病床39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5.6张。有执业助理医师39人,注册护士6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2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白璧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7户,人数269人,支出51.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长11%;城市医疗救助94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10人次,共支出11.88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68户,人数2493人,支出230.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9.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18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5人。社区服务中心6个。有慈善分会1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57.7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白璧镇有邮政局1个,电信企业2个,服务网点52个。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8%;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6万户。 

交通

白璧镇境内有京珠北高速、石武高速铁路、省道安(阳)楚(旺)路。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3条,运营里程达6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8辆,年客运量262.8万人。 

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古代这里有座白玉堂庙,墙壁为白色,由此得名“白壁”。后演变为“白璧”。

参考资料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3-21

白璧镇机构信息.安阳县人民政府.2024-03-21

>机构信息.安阳县人民政府.2024-03-21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3-21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国家统计局.2024-03-21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10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4-06

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榜单出炉,四川上榜11个.新浪财经.2025-05-07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