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军在朝鲜》是2009年1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拥辉。
内容简介
《三十八军在朝鲜》记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历程。38军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从1950年10月22日由吉林省辑安(现为集安市)跨过鸭绿江,直到停战前十几天才奉命回国,可以说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参加这场战争和为它做过种种努力的人,是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就是当时在课堂上,听讲过“谁是最可爱的人”故事的小朋友,现在还常常把志愿军英雄故事讲给他们的后一代听。我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每忆及这段往事,便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那血与火的战斗日月,就像昨天发生过的一样。在这和平的日子里,重温这段历史,不仅温故可以知新,而且也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1950年10月,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多年战乱的中国人民,极想在和平的环境里,把国家建设好;而美国却不顾中国政府的再三警告,不顾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愿望,竟令其侵朝军队越过“三八线”,向中朝两国边界鸭绿江、图们江疯狂进犯。其空军竟轰炸扫射我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杀伤中国和平居民。在美国以武力残暴地侵略我国邻邦朝鲜、霸占我国领土台湾省、朝鲜处境危急、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统帅下,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迎击疯狂北犯的美国侵略者。
这场战争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我方,则是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两支军队。我军是初次同美军作战,而且敌我双方经济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优劣悬殊。敌军具有现代化的优良装备,具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火力强,机动快。中国人民志愿军既无坦克,起初也无空军,只有少量炮兵和步兵的轻型武器。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紧紧依靠中朝两国人民,与朝鲜人民军紧密团结,并肩作战,不但未被敌人战胜,反而战胜了敌人。自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朝军队一鼓作气,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了“三八线”附近,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歼灭了大量敌人,扭转了朝鲜战局,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到1953年7月27日,面对被迫转入防御的敌人,中朝军队在横贯朝鲜的250公里的战线上,构筑了坚固的纵深防御阵地。先后粉碎了敌军多次重点进攻,还进行了多次胜利反击,并取得了反“朝鲜战争”、反细菌战和反登陆斗争的胜利,使敌人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和巨大的消耗。迫使敌人不得不接受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宣布了它侵朝战争的失败。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为维护东方和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江拥辉(1917年—1991年2月13日),江拥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副军长、军长。从1950年10月率部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前归国,他一直战斗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朝鲜土地上。他指挥部队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和三八线防御反击作战及在朝鲜西海岸新区防御。特别在第二次战役前,他亲自指挥部队占领飞虎山阻击战,坚守五昼夜,为二次战役的进行争取了准备时间。尤其在二次战役中,他亲临第一线,率部穿插迂回,首歼德川之敌,随即连续在嘎日岭、松骨峰、龙源里一带的激战中,他指挥若定,抓住战机,围歼美军主力,对扭转朝鲜战局的这一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役38军受到彭德怀司令员电令嘉奖。他在朝鲜战争中,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本书翔实的史料和生动感人的战斗情景,记录了作者同他所在部队艰苦曲折的真实的战斗历程。江拥辉1917年12月生于江西省瑞金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并任儿童团长,同年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是1933年5月参加红军,并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时期,他曾任少共国际师43团通信员,红1军团保卫科员,该军团2师特派员。多次与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反动民团作战。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曲子阜城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八路军115师保卫部巡视员、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山东滨海军区13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山西汾离公路三战三捷,井沟、泰山陆房突围,鲁西反扫荡,讨伐沈鸿烈、张焕彩、张步云以及解放诸城市等战斗,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团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秀水河子歼灭战,在大洼、金山堡、保卫四平市、新站拉法等战斗中,屡建奇功。在三下江南、解放四平、东北秋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西会战等战役中,战功卓著。自朝鲜归国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司令员。对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和祖国边海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红旗勋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拥辉于1991年2月13日不幸逝世。人们对他半个世纪以来,为党为国为人民竭尽忠诚的献身精神,念念不忘。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他治军严谨,作战勇敢顽强,战术机动灵活;他富有远见,观察问题敏锐,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领导能力;他作风扎实求实,凡事顾全大局,胸怀坦荡、刚直不阿;他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宽厚待人,爱护干部群众;他严于律己,一生廉洁,不争名利,始终保持着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他所著的《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坚持写英模烈士,写集体,写广大指战员,尽量避免写自己。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在他留下的这部著作中可见其光彩。
参考资料
三十八军在朝鲜.豆瓣.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