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迪维尼奥(Vincent du Vigneaud,1901年5月18日-1978年12月11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化学家。他在1955年因为分离和合成两种垂体激素——催产素(Oxytocin)和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迪维尼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中的硫化合物,尤其是在肽激素的合成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迪维尼奥于1918年毕业于Schurz高中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化学系学习。他受卡尔希普讲座的影响。在192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加入了杜邦。
职业经历
1924年6月12日,婚后的迪维尼奥重新开始他的学术生涯。在1925年,他参加了小组在罗切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他于1927年以他的论文《胰岛素中的硫磺》毕业。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约翰·阿贝尔担任博士后职位之后,他于1928-1929年以欧洲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的身份前往欧洲,他与马克斯·伯格曼在德国威廉皇帝研究所合作,在德累斯顿和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乔治•巴杰在一起研究。然后,他回到伊利诺伊大学担任教授。
他于1932年前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1938年去了纽约的康奈尔医学院,直到1967年被授予荣誉为止。
晚年经历
退休后,他在康奈尔大学任职。
1974年,他患了中风,结束学术生涯。他于妻子去世一年后离世。
科学贡献
在20世纪30年代末,迪维尼奥及其团队帮助确定了激素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并在40年代初建立了含硫维生素生物素的结构。在随后的十年里,他们成功分离了加压素和催产素,并分析了这两种激素的化学结构。迪维尼奥发现催产素分子仅含有八种不同的氨基酸,这与大多数其他蛋白质含有数百种氨基酸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1953年,他成功合成了催产素,成为首位合成蛋白质激素的科学家。此外,1946年,迪维尼奥和他的同事在康奈尔大学实现了青霉素的合成,这是另一项重要的科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