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田乡位于墨江哈尼自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146公里,地处东经101°08′—101°25′,北纬23°44′—23°59′之间。团田乡原属于镇县新抚区,1959年划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1966年调整行政区划时分为新抚区、团田两个公社。团田公社1984年改称为团田区,1987年从团田村团田一组迁至现驻地团田村帮海组,1988年改称团田乡。1993年末,辖8个村,9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为汉族、哈尼族杂居。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团田乡位于墨江哈尼自制县西北部,距县城146公里,地处东经101°08′—101°25′,北纬23°44′—23°59′之间。北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族自自治县接壤,东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相连,南与新抚乡为邻,西邻李仙江。恩乐水塘公路跨境而过,距离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制县县城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公里。
区域人口
全乡辖坝干、团田等8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全乡总人口为14322人,其中农业人口13689人,非农业人口633人,径内有汉、哈尼族、拉祜、白、傣、彝、回、苗、等9种民族杂居团田乡有国土面积482平方公里;
资源物产
森林覆盖率达75.75%,林区植被以卡西亚松为主,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主要林区乡,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日照218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10毫米,无霜期332天;最高海拔2210.9米,最低海拔850米。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野猪、麂鹿、鳞甲目等;有蚕桑、茶叶、核桃、咖啡等经济林果,是我县蚕桑主产区。矿产资源有铜、石膏等,主要河流有恩乐江、坝干河、绿叶河等。
经济政策
团田乡党委、政府围绕“打牢农业农村基础、科技兴乡、粮畜稳乡、林业立乡、小集镇壮乡、改革活乡”的总体发展思路,全乡已初步形成四个产业区,即以绿叶村、那海村、新龙村、老围村为中心的烤烟种植区;
以团田村、岔河村为中心的蚕桑种植区;
以坝干村为中心的粮食种植区;
当前乡党委政府正举力打造“野生菌之乡、着实提升团田核桃知名品评牌。
基层组织
历年来团田乡党的建设在不断加强,从抓党的基层组织入手,切实把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作为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优化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着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团田乡党委下辖14个党支部、5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29名,其中妇女党员53名。
其年龄结构为:
35岁以下党员86名,36—45岁党员82名,46—59岁党员155名,60岁以上党员106名;
文化结构为:
本科学历15名,专科学历38名,中等专业学校学历26名,高中学历29名,初中及小学学历266名,文盲55名。
基础设施
公路
团田乡距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县城146公里,距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城58公里。乡政府驻地距元磨高速公路100公里,距恩水公路28公里。境内乡村公路39.5公里,村组公路304公里,林区公路35公里,目前全乡8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路率达97%。
电力
已建成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实现村村通。
农田水利工程
已改造有高稳产农田地11410亩,农业人口人均0.8亩。有一库容量为24万立方米的龙舞箐水库和库容9万立方米的大头山箐坝塘。建成水池301个,水力化程度达到18%。
社会事业设施
全乡有1所初中,1所完小,7所村小,在校学生2132人。有卫生院(室)10个:1个乡卫生院,1个计划生育服务所,8 个村级卫生室。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5座,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在乡政府驻地建成,用户达210户。电视信号有效覆盖率20%,乡政府所在地和两个村委会、两个村民小组实现了程控化。移动网络通信覆率达70%。
教育卫生
全乡有关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村小,在校学生运动2132人。有卫生院(室)10个:1个乡卫生院,1个乡计划生育服务所,8个村级卫生室。有关个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5座,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在政府驻地建成,用户达斡尔族210余户。电视信号有效覆盖率20%乡政府所在地和两个村两个村民小组实现了程控化。移动网络通讯覆盖率达70%以上。
特色产业
蚕桑种植
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团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蚕桑生产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新种植蚕桑面积完成951亩,完成县政府下达蚕桑种植面积500亩的190.2%。
为完成种植任务,党委、政府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团田乡实际,认真分析,以“百亩组,千亩村”的思路做好规划,制定措施,加大宣传,落实工作经费。派出蚕桑工作组,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宣传、发动、培训、指导服务工作。
截止12月19日,团田乡共种植蚕桑面积3500余亩,老、新桑园涉及6个村47个农业组872户农户。其中,新植桑园百亩以上村民小组8个, 3亩以上农户230户。按质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为“十一五”期间发展4000亩蚕桑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核桃种植
目前,团田乡有核桃种植面积2.2万亩,1万亩已进入挂果期,年产鲜果600吨,实现产值约200万元,核桃育苗基地一个。团田乡共有国土面积48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00米,最低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5°—17°之间,实有耕地面积39144亩,森林覆盖率达75.75%,是一个适合种植核桃的山区林业乡,据初步规划统计,还有30050亩荒地可开发种植核桃。
招商引资
核桃基地建设及加工
项目地址: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乡境内
项目概况:已建成1.4万亩核桃基地,70%初挂果。目前还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力争达2万余亩,拟建年加工1万吨的核桃加工生产线。
投资规模:200万元。
招商意向:寻求资金、技术独资开发。
效益质量:投资回收期3至5年。
野生食用菌深加工
项目概况:计划建设年加工订货400吨野生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
投资规模:300万元。
招商意向:寻求资金、技术独资开发。
效益质量:投资回收期2年,内部收益率25%。
市场预测分析:野生食用菌为无公害食品,具有保健和预防疾病作用。尤其是团田的野生大红菌,具有朴血、防癌的功效,产品远销广东省、福建省、台湾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有盐渍、干片。品种主要有香菌、牛肝茵(羊肚菌)、红菇(正红菇)、鸡纵、绿菇、奶浆菌、丛菌、白腊菌、干巴菌、等二十多种类。
社会保障
团田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收缴突破十万元,团田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收缴工作自10月13日启动,进展顺利,至12月20日止,共收取资金111750元。据统计,参合农户3202户11175人,按实农业户3208户、13147人计算,参合率达99%、85%。目前,收缴工作仍在开展之中。(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