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太

吴国太,《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吴国太的原型是孙坚之妾丁氏。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吴国太出场次数不多,但都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出场。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中建议孙权问计周瑜。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备洞房续佳偶”中促成了刘备招亲。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武烈皇后去世后,孙权遵母亲遗命,奉养吴国太如同亲生母亲。因此,吴国太在江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政治贡献在于主导了甘露寺招亲,推进了孙刘联盟的进程。

角色起源

吴国太,《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史书记载,孙坚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即孙朗吴姓宗谱则加以肯定。后人据此推断孙坚除了嫡妻(指第一次娶的妻子)吴太夫人外,应还有一个妾室,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妾室就是吴太夫人的妹妹。

在《三国志》中,只出现武烈皇后,而不见有吴国太。《三国志·吴夫人传》载:“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建安七年,临,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又《三国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志林》曰:“坚有五子:策、权、、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该处的武烈皇后并没有吴国太这样一个妹妹,而且吴夫人是被迫嫁给孙坚,并非《三国演义》中姐妹二人共侍孙坚。这段话也提到了“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这里庶生的少子名为孙朗,又名为孙仁,非吴氏所生,其母亲为丁氏,当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吴国太的原型,但其地位显然不能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吴国太相提并论。因此吴国太这个人物形象,是作者根据情节发展需要塑造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吴国太被描述为孙坚的次妻,孙坚正妻武烈皇后(小说中写作吴太夫人)的妹妹,孙朗、孙仁(孙夫人)的母亲。并编造了许多关于她的虚构情节,例如甘露寺招亲、赵云截江夺刘禅等。

主要经历

三国演义》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吴国太出场,称其为孙坚吴夫人的妹妹。

《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中,吴国太再次出场,在曹操大军集结赤壁市欲夺取江东的关键时刻,吴国太提醒孙权问计周瑜。

《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备洞房续佳偶”中,刘备借孙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扣留起来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阴谋被诸葛亮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云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乔国老促使吴国太到甘露寺多景楼相看刘备,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故允许将女儿孙尚香嫁给刘备。当日公主孙尚香在楼上布置洞房,梳妆打扮,楼下列刀排枪保卫刘备,刘备一见胆战心惊。吴国太大为不悦,斥责了孙权和众臣,孙权只好下令撤了刀枪,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

人物关系

资料来源

角色分析

丰富女性群体形象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数十位女性形象,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女性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吴国太作为吴国女性形象的代表,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其促成了孙权问计周瑜,赢得了赤壁之战,促成了甘露寺招亲,成就了孙刘联盟和三国鼎立的局面。吴国太深居后宫,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但在只言片语中体现了对女儿的慈爱和对儿子事业的关心,是一个慈母的形象,是魏蜀吴三国中这类群体的代表。

烘托孙权君主形象

吴国太是孙权嫡母武烈皇后的亲妹妹,姊妹俩共侍一夫,感情诚笃。吴夫人临终前嘱托孙权以母视之,孙权允诺,对吴国太言听计从,毕恭毕敬,即使美人计因吴国太的中途杀出而失败,孙权也没有表现出对吴国太的任何不满。孙权对并非嫡母的吴国太的态度体现了他侍母至孝的美德。历代统治者皆以礼教安民,以上率下,通常把“孝”作为展示仁君形象的重要内容。因此,《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这里描写孙权对吴国太的“孝”,有助于提升孙权作为吴国君主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孝,德之始也”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德行,首先看这个人是否具有孝心。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把“仁”视为伦理道德的核心,把“孝弟”作为“仁”之根本,“孝”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与之相应,封建统治者把“孝”作为维持社会根本秩序的道德规范。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就倡导以孝治国,制定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以至于后来出现“举孝廉,不知书”的怪现状。《孝经》《礼记》和“三纲”学说都体现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孝”的概念中最基本的内涵是对父母的孝敬。孔子提出“无违”之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强调的是要对父母孝敬,不违背人伦和礼法,也为历代统治者所倡导,作为统治者,当然要以“孝”为天下之表率。《三国演义》的作者刻画了孙权侍母至孝的美德,是对其形象的美化。

促进情节发展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的情节成为吴蜀联盟、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重要铺垫。在赤壁之战后,吴蜀因荆州之争而剑拔弩张,合作关系面临破裂。一旦关系破裂,魏国便可以渔翁得利,灭掉吴蜀,统一天下。在这一关键时刻,周瑜打算通过美人计困住刘备,以便夺取荆州。吴国太的出现,破坏了周瑜的计谋,假联姻成了真联姻,荆州之争也因此告一段落。

相关作品

影视

游戏

人物影响

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武烈皇后去世后,孙权遵母亲遗命,奉养吴国太如同亲生母亲。因此,吴国太在江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国太的主要政治贡献在于主导了甘露寺招亲,推进了孙刘联盟的进程。

人物评价

赤壁之战后,面对对孙吴极为有利的形势,孙权、周瑜等人想用美人计消灭刘备。这件事让吴国太知道后,她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孙吴的利益,而是女儿的幸福。她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女儿身为吴国郡主,婚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她所在意的只是自己是否被尊重,以及女儿的所谓名节。(今日头条评)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4-01-13

三国演义 (2009).豆瓣电影.2024-01-13

三国演义3D动画版 (2011).豆瓣电影.2024-01-13

回到三国 回到三国 (2012).豆瓣电影.2024-01-13

武神赵子龙(2016).豆瓣电影.2024-07-02

武神赵子龙.优酷.2024-07-02

[OL][吴传] 三国杀武将列传 武烈皇后之吴国太.三国杀OL官方.2024-01-13

《三国演义》中的母爱与政治风云.今日头条.2024-0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