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诜(1779年一1863年),字仲寅,号东卿,晚号遂翁、淡翁,湖北汉阳(今属武汉)人,清代中晚期的知名学者、藏书家,汉阳叶开泰药房第六代传人。
爱新觉罗·颙琰九年(1804年),叶志诜以贡生身份入翰林院,官国子监典簿,升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辞官归,晚年到长子叶名琛任职地广东省养老,同治二年(1863年)卒于家中,享年85岁。
叶志诜精通金石文字之学,能精准辨析源流。作为集收藏、研究于一体的金石学家,叶志诜的收藏涵盖金石、书画和古今图书,且逐渐从古代书画转向金石器物、碑拓和版本,所藏金石古物多被采录于《筠清馆金石录》。在金石学研究方面,他成果斐然,著有《湖北金石录》《高丽碑全文》《平安馆金石文字四种》《平安馆碑目》等综合性著作。他还翻刻刊行其他金石学者的著作,如1848年在扬州市翻刻宋王厚之的《钟鼎款识》,1852年在粤东督署刻翁方纲辑的《焦山鼎铭考》,受金石学影响,叶志诜较为擅长隶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叶志诜年幼时就极为聪慧,天赋极佳。他早年在京城陪伴担任给谏官职的父亲,从早到晚聆听父亲的教诲,对于各类书籍没有不深入研读的。他见识广博、学问精深,旁人很难估量他学识的深度和广度”。后师从当时的一流学者翁方纲、刘墉等人,与京师名流多有交往,但科举却屡试不中。
经年仕途
爱新觉罗·颙琰九年(1804年),叶志诜以贡生身份入翰林院,历任国子监典簿,主掌印章、监务、章奏文书等,兼署监丞、博士典籍,充国子监则例馆提调,后充国史馆分校、治河分校,仕至兵部武选司郎中。
叶志诜在担任官职期间,为官声誉非常好。他见解高明且秉持公正,那些小吏无法在办事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六十岁时,叶志诜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晚年经历
叶志诜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8年),来到长子叶名琛任职地广东省养老,就养于粤东节署。此时叶志诜已经年近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铄终日以图史自娱,笔耕不辍。《汉阳叶氏医学丛刻》就于此时期陆续刊刻。后由于广东变乱叶志诜返回家乡。同治二年(1863年)卒于家中,享年85岁。
主要贡献
金石篆刻
叶志诜学问渊博,游于翁方纲、刘墉门下,并与阮元、陈介祺、吴式芬、何绍基、刘喜海、许瀚等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交游。长于金石文字之学,能辨其源流,剖析毫芒。收藏金石、书画、古今图书甚富。叶志诜属于集收藏、研究于一体的金石学家。从秦汉史籍中推求考证历代官制异同,所藏金石古物,在《筠清馆金石录》中多采录。不过其收藏已经与毕沅那个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古代书画转向了金石器物、金石碑拓和版本,这给他的金石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叶志诜的金石学研究活动的范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湖北域内金石的著录和研究,在这方面,叶氏著有《湖北金石录》十卷。该书专取湖北省内金石,自汉迄明,录全文,载尺寸,后加考证。二是专题介绍朝鲜的金石碑刻,撰成《高丽碑全文》八卷。有关日本金石碑刻的研究散见于《平安馆金石文字四种》。三是综合性的金石著作,如《平安馆碑目》八卷、《平安馆藏器目》一卷、《平安馆叶氏金石墓本》等。四是翻刻或刊刻其他金石学者的金石学著作,如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8)在扬州市翻刻宋王厚之《钟鼎款识》于扬州,咸丰二年(1852)在粤东督署刻翁方纲辑《焦山鼎铭考》。
中医学
叶志诜对于中医文献的保存之功不可没。《汉阳叶氏医学丛刻》刊行后由于正逢两广战乱,叶志诜匆匆返回故乡,而叶名深也被英人俘获,因此该书流传不广成为了稀有的版本。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因此在后世各类丛书中屡被收录。如《绛囊撮要》被收入《珍本医书集成》第三册,年海南出版社《御定六壬直指》中也将《汉阳叶氏医学丛刻》本《绛囊撮要》《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种收人影印出版。叶志诜十分注重养生之法,同时精通针灸以及经络方面的学问,对医药知识也颇为通晓。在《咽喉脉证通论》这本书的序言里,他自己就说道:“我试用书中的药方,多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还制作了牛黄丸给患病的人使用,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神农本草经赞》是叶志诜所撰写的一部独特的本草学著作并由粤东抚署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叶志诜以清代学者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其全文收录,撰写出一部独特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赞》,后由粤东抚署刊刻发行。
《观身集》刊刻于咸丰三年(1853年)主要收录了明清时期关于人体生理的种医学文献,包括陈会《全体百穴歌》、沈金鳌《脉象统类》、沈绂《十二经脉络》、沈彤《释骨》。《颐身集》收录金元明清导引养生文献种,包括丘处机《摄生消息论》、冷谦《修龄要旨》、汪昂《勿药元检》、汪晟《寿人经》与方开《延年九转法》。《颐身集》最早由两广督署于咸丰二年(1852年)刊刻,后光绪三年又有萧山华莲峰重刊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于年月将《颐身集》与他书合集出版,书名为《颐身集》,但并未署叶志诜之名也未提及二者关系。《信验方录》(附《续信验方录》)系咸丰四年(1854年)由两广督署刊刻,作者署名为清卢荫长。该书约成书于1804年,是一本颇切实用的方书,二书共收载临床各科民间验方和成方约200余首。该书在清代流传颇广,版本较多其中粤东抚署于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年)便曾刊刻。
个人作品
编撰作品
参考资料:
收藏作品
参考资料:
刊刻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叶志诜博学多才熟悉典章制度,精通金石之学,又能诗文,工书法,对医学、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尤其长于金石文字之学,能辨其源流剖析毫芒收藏金石甚富,当时士林将他与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相提并论。叶志诜亦酷爱藏书搜罗古今图书甚富。其藏书楼名为“平安馆”,撰有《平安馆书目》。藏书印有“叶志铣及见记”“居汉之阳”“东卿校读”“师竹斋图书”“淡翁印”“叶印志铣”“淡翁”“东卿过眼”等。著作主要有《咏古录》《识字录》《金山鼎考》《寿年录》《上第录》《稽古录》等。(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章原 评)
参考资料
叶开泰故事丨叶开泰第六代传人:叶志诜.微信公众平台.2025-01-30
搜索 叶志诜.搜索 叶志诜.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