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元代景德镇瓷器,是中国国宝级文物,中国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扬州博物馆。1978年,扬州博物馆从北京举行的文物汇报展览中购得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陈列于扬州博物馆国宝厅。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所产文物,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 25.3 厘米、底径 14 厘米。梅瓶颈细小口,短颈溜肩,肩丰圆腹,腹部以下明显收敛,圈足微外撇。

1992年,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基本情况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所产文物,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 25.3 厘米、底径 14 厘米。梅瓶颈细小口,短颈溜肩,肩丰圆腹,腹部以下明显收敛,圈足微外撇。之所以被称作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因为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瓶通体施霁蓝釉,釉质肥厚莹润,釉面匀净稳定,釉色蓝如深海。从整体上看,瓶身的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显突出。

流传收藏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1976年朱立恒以18元卖给文物商店。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特地选择在扬州市成立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并请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来讲课。冯先生发现了这只白龙纹梅瓶时。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1978年,扬州博物馆从北京举行的文物汇报展览中购得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现在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藏于扬州博物馆。

制作工艺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烧制难度很高。要先在刻画的龙纹和云纹上施青白釉,然后将纹饰罩上,其余部分施霁蓝釉,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一次烧成。

馆藏与展览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陈列于扬州博物馆国宝厅。整个国宝馆围绕此件展品,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设计出梅瓶的演变、龙纹的演变、存世品对比等几个部分。运用霁蓝色和白色为展示基调,将珍贵的国宝陈列于展厅中心,以突出展品的重要价值,并在中心展柜周围设置了多媒体触摸屏。

文物价值

1992年,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物鉴赏

扬州博物馆藏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以刻划技法展现一条祥龙在朵朵祥云中追逐火焰宝珠的生动场景。

龙纹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通体施霁蓝釉,刻画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的生动形象,巨龙威武雄壮,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龙头上昂,张口翘舌,双角向后伸展,两眼正视,细颈疏,曲腹蛇尾,背鳍整齐,龙鳞细密,肘毛细长,四腿三爪,刚劲有力。龙纹首尾相接,张牙舞爪,作腾飞游动之状。再以蓝釉点饰泸州桂圆,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纹的上下饰火珠纹及流云纹,使凌空飞舞的气氛更加突出,更加衬托出龙的叱咤风云之势。整个画面疏密有致,笔意流畅自然。

色釉

梅瓶外壁通体施霁蓝釉,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梅瓶上、下霁蓝釉略有不同,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器身下部釉厚色浓泛深蓝色。云龙纹则施以淡淡的青白釉。蓝釉深沉古朴,青白釉清新纯洁。两种色釉的对比十分鲜明。

相关争议

梅瓶存世量绝对稀少,但到底有几个,说法不一。三件说: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北京颐和园管理处、扬州博物馆(前两家梅瓶37厘米高,扬州的梅瓶43.5厘米高)。

有人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也有一件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而国内最精美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有58厘米高,是真正的绝品。

文物评价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蓝釉瓷的杰作,形体高大,造型优美,釉质肥厚而莹润,装饰技法新颖,纹饰精美,为元瓷中的珍品。----(澎湃新闻评)

“这件梅瓶代表了元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国宝级文物。”庄志军说。除此之外,他还说:“元代霁蓝釉产品存世量很低,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全球仅存3件,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这件器型最大、釉色净润。”----(庄志军评)

相关事件

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的陶瓷艺术馆展出一款“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此件原物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扬州博物馆,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看后直言:“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只能算作工艺品。”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凤凰网文化.2024-02-12

国宝厅.扬州博物馆.2024-02-12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扬州博物馆.2024-02-12

寻“龙”记之 “群龙之首”-腾讯新闻.腾讯网.2024-02-13

扬州梅瓶: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光明网.2024-02-13

国际博物馆日丨赏镇馆之宝 品文化意蕴.光明网.2024-02-13

锦绣中国年·龙年说龙|“动感龙”:古瓷器龙纹活力满满.新华社新媒体.2024-02-12

陶瓷器上的龙纹灵动奔放.光明网.2024-02-12

看江苏文物里的“中华龙”.中国江苏网.2024-02-12

看见文物 | 这件器物,代表元代景德镇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澎湃新闻.2024-02-12

我们的节日丨扬州版“寻龙诀”.搜狐网.2024-02-12

梅瓶,中国瓷器第一瓶的传奇.新民晚报.2024-02-12

争议馆藏何其多:高校艺术展品造假?功甫帖真伪遭疑.中国新闻网.2024-02-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