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文化厅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使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省文化厅发布《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分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8章59条,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分命名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24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

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2项)

2011年6月20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3项)

2015年1月江苏省文化厅公示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5项),在245个项目中,扬州市共有15个项目入选,其中高邮市的临泽高跷、高邮咸鸭蛋制作技艺、菱塘回族乡回族习俗,入选省级“非遗”。

简介

2006年1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 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文化厅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43号)精神,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初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审议,推荐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37项。

历史

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分命名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24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

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2项)

2011年6月20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3项)

2015年10月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5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37项)

江苏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7项,其中扩展17项)

江苏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4项,其中扩展19项)

江苏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

三、传统舞蹈

八、传统技艺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一、民间文学

二、传统音乐

七、传统美术

八、传统技艺

九、传统医药

十、民俗

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共计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JSⅠ-1 白蛇传传说 镇江市

2 JSⅠ-2 梁祝传说 宜兴市

3 JSⅠ-3 董永传说 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区

4 JSⅠ-4 《华山》和华山畿传说 镇江市新区

5 JSⅠ-5 韩信传说 淮安市淮阴区

6 JSⅠ-6 吴歌 苏州市锡山区、惠山区

7 JSⅠ-7 靖江市讲经宝卷 靖江市

民间音乐

(共计1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 JSⅡ-1 常州吟诵 常州市

9 JSⅡ-2 南乡田歌 镇江市丹徒区

10 JSⅡ-3 海门山歌 海门区

11 JSⅡ-4 高邮市民歌 高邮市

12 JSⅡ-5 金湖秧歌 金湖县

13 JSⅡ-6 邵伯秧号子 江都区

14 JSⅡ-7 吕四渔港渔民号子 启东市

15 JSⅡ-8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扬州市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常熟市,扬州市,秦淮区南通市崇川区,镇江市

16 JSⅡ-9 江南丝竹 太仓市

17 JSⅡ-10 连云港市五大宫调 连云港市

18 JSⅡ-11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苏州市

19 JSⅡ-12 无锡道教音乐 无锡市

20 JSⅡ-13 天宁寺梵呗唱诵 常州市

21 JSⅡ-14 楚州十番锣鼓 淮安市淮安区

22 JSⅡ-15 留左吹打乐 南京市六合区

23 JSⅡ-16 邵伯镇锣鼓小牌子 江都区

民间舞蹈

(共计1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4 JSⅢ-1 睢宁落子舞 睢宁县

25 JSⅢ-2 男欢女喜 宜兴市

26 JSⅢ-3 钟馗戏蝠 如东县

27 JSⅢ-4 舞(跳幡神、跳娘娘、跳马夫)溧阳市,扬州市江区,如东县

28 JSⅢ-5 麻雀蹦 南京市江宁区

29 JSⅢ-6 东坝大马灯 高淳区

30 JSⅢ-7 邳州市跑竹马 邳州市

31 JSⅢ-8 骆山大龙 水县

32 JSⅢ-9 二龙戏珠 句容市

33 JSⅢ-10 凤羽龙 无锡市惠山区

34 JSⅢ-11 江浦手狮 浦口区

35 JSⅢ-12 滚灯 太仓市

36 JSⅢ-13 谈庄秧歌灯 金坛区

37 JSⅢ-14 腰鼓海安花鼓、浒花鼓)海安县,如东县

传统戏剧

(共计1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8 JSⅣ-1 昆曲 江苏省文化厅

39 JSⅣ-2 苏剧 苏州市

40 JSⅣ-3 扬剧 扬州市镇江市江苏省演艺集团

41 JSⅣ-4 锡剧 无锡市,常州市,江苏省演艺集团

42 JSⅣ-5 淮剧 盐城市

43 JSⅣ-6 江苏柳琴戏 徐州市宿豫区泗洪县

44 JSⅣ-7 徐州梆子戏 徐州市

45 JSⅣ-8 淮海戏 淮安市连云港市沭阳县

46 JSⅣ-9 童子戏 通州区新浦区

47 JSⅣ-10 阳腔目连戏 高淳区

48 JSⅣ-11 杖头木偶戏 扬州市,泰兴市如皋市

曲艺

(共计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9 JSⅤ-1 苏州市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苏州市

50 JSⅤ-2 扬州评话 扬州市

51 JSⅤ-3 扬州弹词 扬州市

52 JSⅤ-4 扬州清曲 扬州市

53 JSⅤ-5 南京白局 秦淮区

54 JSⅤ-6 徐州琴书 徐州市

55 JSⅤ-7 工鼓锣 涟水县沭阳县灌云县

56 JSⅤ-8 苏北大鼓 宿城区

民间美术

(共计2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7 JSⅥ-1 桃花坞木版年画 苏州市

58 JSⅥ-2 玻璃雕绘画 镇江市

59 JSⅥ-3 邳州市年画 邳州市

60 JSⅥ-4 扬州市漆画 江都区

61 JSⅥ-5 剪纸(扬州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纸、宜兴市刻纸、徐州剪纸)扬州市,南京市,金坛区,宜兴市,徐州市

62 JSⅥ-6 无锡纸马 无锡市

63 JSⅥ-7 苏绣 苏州市

64 JSⅥ-8 平绣(无锡刺绣、扬州刺绣、南通市仿真绣)无锡市,扬州市,南通市崇川区

65 JSⅥ-9 乱针绣 常州市钟楼区丹阳市

66 JSⅥ-10 上党挑花 镇江市丹徒区

67 JSⅥ-11 徐州香包工艺 徐州市

68 JSⅥ-12 盐城市老虎鞋 盐都区

69 JSⅥ-13 南京十竹斋彩拱花技艺 南京市

70 JSⅥ-14 扬州市玉雕 扬州市

71 JSⅥ-15 苏州市玉雕 苏州市

72 JSⅥ-16 苏州石雕(金山石雕、藏书澄泥石刻)苏州市吴中区

73 JSⅥ-17 光福核雕 苏州市吴中区

74 JSⅥ-18 竹刻(无锡竹刻、常州竹刻)无锡市,常州市天宁区

75 JSⅥ-19 常州梳篦 常州市

76 JSⅥ-20 泥塑(惠山泥人、苏州泥塑、沛县泥模)无锡市,苏州市,沛县

77 JSⅥ-21 丰县糖人贡 丰县

78 JSⅥ-22 灯彩(苏州灯彩、扬州市灯彩、秦淮河灯彩)苏州市,扬州市,秦淮区句容市

79 JSⅥ-23 邳州纸塑狮子头 邳州市

80 JSⅥ-24 扬中市竹编 扬中市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1 JSⅦ-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市

82 JSⅦ-2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市

83 JSⅦ-3 宋锦织造技艺 苏州市

84 JSⅦ-4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苏州市

85 JSⅦ-5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市

86 JSⅦ-6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苏州市

87 JSⅦ-7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苏州市

88 JSⅦ-8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南京市

89 JSⅦ-9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苏州市

90 JSⅦ-10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扬州市

91 JSⅦ-11 雕版印刷技艺 扬州市

92 JSⅦ-12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南京市

93 JSⅦ-13 制扇技艺 苏州市

94 JSⅦ-14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苏州市

95 JSⅦ-15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南通市

96 JSⅦ-16 精细木作工艺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97 JSⅦ-17 传统金银饰品工艺 南京市,江都区

98 JSⅦ-18 苏州市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苏州市

99 JSⅦ-19 苏州碑刻技艺 苏州市

100 JSⅦ-20 绒花制作技艺 南京市,扬州市

101 JSⅦ-21 天鹅绒织造技艺 南京市,丹阳市

102 JSⅦ-22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 常熟市

103 JSⅦ-23 兴化木船制造工艺 兴化市

104 JSⅦ-24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 扬州市

105 JSⅦ-25 扬派盆景技艺 扬州市,泰州市

106 JSⅦ-26 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扬州市

107 JSⅦ-27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镇江市

108 JSⅦ-28 封缸酒酿造技艺 丹阳市,金坛区

109 JSⅦ-29 汤沟酒酿造技艺 灌南县

110 JSⅦ-30 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 南京市江宁区

111 JSⅦ-31 三凤桥酱排骨烹制技艺 无锡市

传统医药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2 JSⅧ-1 苏州市雷大升六神丸制药技艺 苏州市

113 JSⅧ-2 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 镇江市

杂技与竞技

(共计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4 JSⅨ-1 金坛抬阁 金坛区

115 JSⅨ-2 沛县武术 沛县

116 JSⅨ-3 建湖县“十八团”杂技 建湖县

民俗

(共计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7 JSⅩ-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苏州市

118 JSⅩ-2 秦淮灯会 南京市

119 JSⅩ-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苏州市

120 JSⅩ-4 妈祖庙会 下关区

121 JSⅩ-5 金山寺水陆法会 镇江市

122 JSⅩ-6 溱潼会船 姜堰区

123 JSⅩ-7 扬州市“三把刀”扬州市

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共计21项)

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 徐州市九里区

127JSⅠ-11无支祁传说洪泽区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

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邗江区

130JSⅠ-14篯铿传说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区

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

133JSⅠ-17施耐庵与《水浒传》传说兴化市大丰区

134JSⅠ-18达摩传说南京市六合区

135JSⅠ-19刘邦传说 丰县沛县

136JSⅠ-20卞和献玉传说高淳区

137JSⅠ-21东海孝妇传说连云港市

138JSⅠ-22露筋娘娘传说江都区

139JSⅠ-23沈拱山传说盐都区

140JSⅠ-24伍子胥故事高淳县

141 JSⅠ-25 项羽故事 浦口区

142 JSⅠ-26 崔致远双女坟的故事 高淳县

143 JSⅠ-27 姐儿溜(歌谣)东海县

144 JSⅠ-28 谜语(竹西谜语、常熟市谜语)扬州市常熟市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

(共计6项)

145 JSⅡ-18 高淳民歌 高淳区

146 JSⅡ-19 南闸民歌 淮安市淮安区

147 JSⅡ-20 茅山号子 兴化市

148 JSⅡ-21 泓口丝弦 溧阳市

149 JSⅡ-22 鼓吹乐(徐州市鼓吹乐、连云港市鼓吹乐)徐州市连云港市

150 JSⅡ-23 锣鼓乐(陆家锣鼓、戴埠太平锣鼓、天岗锣鼓南通市港闸区溧阳市泗洪县

传统舞蹈(民间舞蹈)

(共计17项)

151 JSⅢ-16 睢宁龙虎斗 睢宁县

152 JSⅢ-17 花船舞(大兴旱船、灌云花船)宿豫区灌云县

153 JSⅢ-18 莲湘(姜堰滚莲湘、如皋莲湘、洪武花棍舞)姜堰区如皋市泗洪县

154 JSⅢ-19 高跷(沛桥高跷)高淳区

155 JSⅢ-20 宝堰双推车 镇江市丹徒区

156 JSⅢ-21 龙吟车 高淳县

157 JSⅢ-22 塘打社火 溧水县

158 JSⅢ-23 跳当当 溧水县

159 JSⅢ-24 茶花担舞 江阴市

160 JSⅢ-25 睢宁云牌舞 睢宁县

161 JSⅢ-26 灯舞(万绥猴灯、指前鱼灯、新沂市七巧灯)新北区金坛区新沂市

162 JSⅢ-27 千灯跳板茶 昆山市

163 JSⅢ-28 渔篮虾鼓舞 江阴市

164 JSⅢ-29 洪泽湖渔鼓 泗洪县洪泽区

165 JSⅢ-30 荷花盘子舞 通州区

166 JSⅢ-31 抬判 通州市

167 JSⅢ-32 倒花篮 如皋市

传统戏剧

(共计5项)

168 JSⅣ-12 京剧 省演艺集团淮安市

169 JSⅣ-13 滑稽戏(苏州滑稽戏)苏州市

170 JSⅣ-16 香火戏(金湖县香火戏)金湖县

171 JSⅣ-14 泗州戏 泗洪县

172 JSⅣ-15 丰县四平调 丰县

曲艺

(共计5项)

173 JSⅤ-9 南京评话 秦淮区

174 JSⅤ-10 扬州市道情 扬州市

175 JSⅤ-11 丹阳啷当 丹阳市

176 JSⅤ-12 徐州市坠子 丰县

177 JSⅤ-13 小热昏 常州市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

(共计6项)

178 JSⅥ-27 麦秆剪贴(大丰区麦秆剪贴)大丰市

179 JSⅥ-28 常州掐丝珐琅画 武进区

180 JSⅥ-29 戏剧脸谱 南京市白下区

181 JSⅥ-30 丰县吹糖人 丰县

182 JSⅥ-31 象牙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扬州市牙刻、常州象牙浅刻)南京市扬州市常州市武进区

183 JSⅥ-32 虞山派篆刻艺术 常熟市

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39项)

184 JSⅦ-32 宜兴市陶堆花技艺 宜兴市

185 JSⅦ-33 溱潼镇砖瓦制作技艺 姜堰区

186 JSⅦ-34 真金线制作技艺 南京市

187 JSⅦ-35 色织土布技艺(南通市色织土布技艺、沛县色织土布技艺)南通市沛县

188 JSⅦ-36 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 盐都区

189 JSⅦ-37 蔡集手抄草纸制作技艺 宿豫区

190 JSⅦ-38 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 常州市

191 JSⅦ-39 扬州市毛笔制作技艺 江都区

192 JSⅦ-40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苏州市

193 JSⅦ-41 装裱技艺(苏州装裱技艺、扬州装裱技艺)苏州市扬州市

194 JSⅦ-42 陆慕蟋蟀盆制作技艺 相城区

195 JSⅦ-43 朴席镇制作技艺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仪征市

196 JSⅦ-44 柳编技艺 赣榆区

197 JSⅦ-45 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 洪泽区

198 JSⅦ-46 晒盐技艺(盐城海盐晒制技艺、连云港市淮盐晒制技艺)盐城市连云港市

199 JSⅦ-47 配制酒酿造技艺(东台陈皮酒酿造技艺)东台市

200 JSⅦ-48 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市吴中区连云区南京市江宁区

201 JSⅦ-49 糕团制作技艺(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苏州市

202 JSⅦ-50 糕点制作技艺(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叶受和苏式糕点制作技艺、西亭脆饼制作技艺)苏州市通州区

203 JSⅦ-51 黄桥烧饼制作技艺 泰兴市

204 JSⅦ-52 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 常州市

205 JSⅦ-53 采芝斋苏式糖果制作技艺 苏州市

206 JSⅦ-54 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 宝应县

207 JSⅦ-55 如皋董糖制作技艺(如皋董糖制作技艺、秦邮董糖制作技艺)如皋市高邮市

208 JSⅦ-56 素食烹制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南京市

209 JSⅦ-57 清真菜烹制技艺(马祥兴清真菜烹制技艺)南京市鼓楼区

210 JSⅦ-58 陆稿荐苏式卤菜制作技艺 苏州市

211 JSⅦ-59 豆腐制品制作技艺(苏式卤汁豆腐干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横山桥镇百叶制作技艺)苏州市高邮市武进区

212 JSⅦ-60 酱菜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扬州市常州市钟楼区

213 JSⅦ-61 茶馓制作技艺 淮安市

214 JSⅦ-62 靖江猪肉脯制作技艺 靖江市

215 JSⅦ-63 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 常熟市

216 JSⅦ-64 沛县汁狗肉烹制技艺 沛县

217 JSⅦ-65 水晶肴肉制作技艺 镇江市

218 JSⅦ-66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 南京市

219 JSⅦ-67 面条制作技艺(昆山奥灶面制作技艺、锅盖面制作技艺)昆山市镇江市

220 JSⅦ-68 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靖江蟹黄汤包制作技艺)淮安市淮安区靖江市

221 JSⅦ-69 扬州炒饭制作技艺 扬州市

222 JSⅦ-70 平桥豆腐制作技艺 淮安市楚州区

传统医药

(共计4项)

223 JSⅧ-3 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方法 江阴市

224 JSⅧ-4 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 南通市

225 JSⅧ-5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南通市

226 JSⅧ-6 五妙水仙膏制作技艺 灌南县

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

(共计3项)

227 JSⅨ-4 殷巷石锁赛力 南京市江宁区

228 JSⅨ-5 阳湖拳 武进区

229 JSⅨ-6 彭祖导引养生术 徐州市

民俗

(共计5项)

230 JSⅩ-8 七夕(太仓七夕习俗)太仓市

231 JSⅩ-9 柚山放灯节 金坛区

232 JSⅩ-10 宜兴观蝶节 宜兴市

233 JSⅩ-11 海州湾渔俗 连云港市

234 JSⅩ-12 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 洪泽区

其他

(共计1项)

235 JSⅪ-1 南通范氏世家诗文 南通市

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3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4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2项)

五、曲艺(共计2项)

六、传统美术(共计7项)

七、传统技艺(共计20项)

八、传统医药(共计12项)

九、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十、民俗(共计3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32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2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3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4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5项)

五、曲艺(共计2项)

六、传统美术(共计3项)

七、传统技艺(共计11项)

十、民俗(共计2项)

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45个项目中,扬州共有15个项目入选,其中高邮的临泽高跷、高邮咸鸭蛋制作技艺、菱塘回族乡回族习俗,入选省级“非遗”。

参考资料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