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是指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六届会议通过的文件。
制定背景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0年10月12日至11月14日在巴黎召开第十六届大会,忆及其第十四届大会通过的《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所载规定的重要性。
考虑到各国间为科学、文化及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财产交流增进了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并激发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考虑到文化财产实为构成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一大基本要素,只有尽可能充分掌握有关其起源、历史和传统背景的知识,才能理解其真正价值。 考虑到各国有责任保护其领土上的文化财产免受偷盗、秘密发掘和非法出口的危险,考虑到为避免这些危险,各国必须日益认识到其尊重本国及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遗产的道义责任。考虑到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作为文化机构应保证根据普遍公认的道义原则汇集其收藏品,考虑到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阻碍了各国之间的谅解,教科文组织的一部分职责就是通过向有关国家推荐这方面的各项国际公约以促进这一谅解,考虑到只有各国在国家和国际范围上进行组织,密切合作,才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考虑到教科文组织大会在1964年就此通过了一项建议,已收到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各项进一步建议,这一问题业已作为第十九项议程项目列入本届会议议程,第十五届会议已决定就这一问题制订一项国际公约,在1970年11月14日通过本公约。
正文内容
第一条 为了本公约的目的,“文化财产”一词第指每个国家,根据宗教的或世俗的理由,明确指定为具有重要考古、史前史、历史、文学、艺术或科学价值的财产并属于下列各类者:
1. 动物群落、植物群落、矿物和解剖以及具有古生物学意义的物品的稀有收集品和标本;
2. 有关历史,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及社会史、有关国家领袖、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之生平以及有关国家重大事件的财产;
3. 考古发掘(包括正常的和秘密的)或考古发现的成果;
4. 业已肢解的艺术或历史古迹或考古遗址之构成部分;
5. 一百年以前的古物,如铭文、钱币和印章;
6. 具有人种学意义的文物;
7. 有艺术价值的财产,如:
(1) 全部是手工完成的图画、绘画和绘图,不论其装帧框座如何,也不论所用的是何种材料(不包括工业设计图及手工装饰的工业产品);
(2) 用任何材料制成的雕塑艺术和雕刻的原作;
(3) 版画、印片和平版画的原件;
(4) 用任何材料组集或拼集的艺术品原件;
8. 稀有手稿和古版书籍,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等)古书、文件和出版物,不论是单本的或整套的;
第二条
第三条 本公约缔约国违反本公约所列的规定而造成的文化财产之进出口或所有权转让均属非法。
第四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认,为了本公约的宗旨,凡属以下各类财产均为每个缔约国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第五条 为确保保护文化财产免于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的非法转让,本公约缔约国承担若尚未设立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机构,可根据本国的情况,在其领土之内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机构,配备足够人数的合格工作人员,以有效地先例下述职责:
第六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担:
第七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担:
2.
(1) 本公约对有关国家生效后,禁止进口从本公约另一缔约国的博物馆或宗教的或世俗的公共纪念馆或类似机构中窃取的文化财产,如果该项财产业已用文件形式列入该机构的财产清册;
(2) 本公约对有关两个国家生效后,根据两国中的原主缔约国的要求,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并归还进口的此类文化财产,但要求国须向不知情的买主或对该财产具有合法权利者给予公平的赔偿。要求收回和归还失物必须通过外交部门进行,提出要求一方应提供使确定其收回或归还失物的要求的必要文件及其他证据,费用自理。各方不得对遵照本条规定而归还的文化财产征收关税或其他费用。归还和运送文化财产过程中所需的一切费用均由提出要求一方负担。
第八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担对触犯上述第六条(2)和第七条(2)所列的禁止规定负有责任者予以惩处或行政制裁。
第九条 本公约的任一缔约国在其文化遗产由于考古或人种学的材料遭受掠夺而处境危时得向蒙受影响的其他缔约国发出呼吁。在此情况下,本公约缔约国承担参与协调一致的国际努力,以确定并实施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有关的特定物资的进出口及国际贸易实行管制。在尚未达成协议之前,有关各国应在可能范围内采取临时性措施,以便制止对提出要求的国家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十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担:
第十一条 一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地由于被他国占领而被迫出口文化财产或转让其所有权应被视为非法。
第十二条 本公约缔约国应尊重由其负责国际关系的领土内的文化财产,并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禁止并防止在这些领土内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
第十三条 本公约缔约国还应在符合其本国法律的情况下承担:
第十四条 为防止非法出口、履行本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本公约各缔约国应在可能范围内为其负责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机关提供足够的预算并在必要时为此目的设立一项基金。
第十五条 在本公约对有关国家生效前,本公约之任何规定不应妨碍缔约国之间自行缔结有关归还从其原主国领土上不论以何种理由搬走之文化财产的特别协定,或制止它们继续执行业已缔结的有关协定。
第十六条 本公约缔约国应在向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提交的定期报告中,提供它们已经通过的立法和行政规定和它们为实施本公约所采取的其它行动以及在此领域内取得的详尽经验的资料,报告的日期及方式由大会决定。
第十七条
(1) 情报和教育;
(2) 咨询和专家建议;
(3) 协调和斡旋。
第十八条 本公约以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制定,四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本公约在收到第三份批准书、接受书或加入书后的三个月开始生效,但这只对那些在该日或该日之前业已交存其各自的批准书、接受书或加入书的国有生效。对于任何其他国家,本公约则在其批准书、接受书或加入书交存后三个月开始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公约缔约国承认,本公约不仅适用于其本国领土,而且也适用于在国际关系上由其负责的一切领土:如有必要,缔约国须在批准、接受或加入之时或以前与这些领土的政府或其他主管当局进行磋商,以便保证本公约在这些领土的适用,并将本公约适用的领土通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该通知在收到之日起三个月生效。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须将第十九条和二十条中规定的有关批准书、接受书和加入书的交存情况以及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的通知和退约告知本组织会员国、第二十条中所述的非本组织会员的国家以及联合国。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经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的要求,本公约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1970年11月17日订于巴黎。两个正式文本均有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主席和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的签名,将交存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档案库中。验证无误之副本将分送第十九条到第二十条所述之所有国家和联合国。
以上乃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本公约之每一缔约国可以代表本国或代表由其负责国际关系的任何领土退出本公约。六届会议正式通过之公约的作准文本。
我们于1970年11月17日签字,以昭信守。
相关事件
中阿两国皆为《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2018年,中阿两国签署关于防止文物非法出入境以及促进文物返还的政府间协议。当地时间2024年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中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这是中阿签署协议以来成功开展的首次合作,对双方深化文物返还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2.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北京市文物局.2024-02-08
山西省文物局门户网站.山西省文物局.2024-02-08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遗产法研究所.2024-02-08
欢迎回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14件文物艺术品 .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