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

建三江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域,隶属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位于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东部,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而成的河间地带,与同江市富锦市抚远市饶河县三市一县相邻,辖区总面积12400平方千米,政区下辖有15个大中型农场,如七星农场、红卫农场等。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27万人。建三江因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建设开发三江平原(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而得名。

建三江位于中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境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属于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C至2°C的范围内,有效积温为20°C至24°C,年均日照时数达到2260至2449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50至600毫米,无霜期约为110至135天。拥有大平原、大界江、大湿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建三江这一地名起源于1969年9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的组建,在兵团六师师部驻地确定后,王少伯师长提议把兵团六师确定的师部驻地这个地方就叫“建三江”。1976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改制为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因当时兼有粮食生产和戍边任务,在原有4个农场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建点,到1988年形成了15个现代化国营农场。管理局机关驻地建三江。建三江十五个大中型农场星罗棋布,粳稻年产量占全省的1/5、全国的1/20;糯稻种植面积占全国1/6;全国每五十碗米饭中,就有一碗来自建三江。截至2008年,建三江累计生产粮食450亿千克,上交商品粮402亿千克,商品粮率高达89.3%。

建三江不仅拥有如七星农场等标志性的农业旅游景区,还通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建三江的“三江模式”成为一种创新的黑土地保护方式。此外,建三江还荣获了“绿色米都”的荣誉称号,并在“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412名,品牌价值高达152.69亿元,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实施,建三江不仅提升了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价值,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历史沿革

建三江创建纪

1957年,王震将军率领的10万转业官兵踏入了这片无名的广袤荒原,标志着北大荒开发的伟大征程正式开启。1969年9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即建三江分局前身)。在组建之初,该地区辖有四个农场,隶属于兵团第三师的建制。在兵团六师师部驻地确定后,王少伯师长根据师部和所辖各团北靠黑龙江和松花江,东临乌苏里江,横跨富锦、同江、抚远、饶河4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本区域由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三条江环绕的地情地貌和自然环境,提议把兵团六师确定的师部驻地这个地方就叫“建三江”。1976年,随着体制的改革,这些农场被整合并升级为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由于该局不仅承担着粮食生产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守卫边疆的使命,因此,在原有四个农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分化和发展,到1988年时,已经建立了15个现代化的国有农场。 管理局的机关驻地设在建三江。

建三江发展纪

40多年来,经过两代北大荒人的努力,经历50年代的初创时期,60年代、70年代的大开发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建三江已由初创时期建立了七星、勤得利、胜利、八五九等15个农场,耕地也扩增至600万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后期,自实施以兴办家庭农场为标志的经营体制改革和种植业结构战略调整以来,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粮食总量、质量、效益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根本性解放和提高,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0亿斤以上。到2004年累计生产粮食2694万吨,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157万吨,商品率达85%以上,1992年,建三江分局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绿色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认定为建三江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3年,建三江分局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局”称号,同年被国家认定为“中国绿色大豆、水稻之乡”。

建三江体制变革

2011年3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正式更名为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领导,行使县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权,负责本管区的行政管理工作。2012年1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建三江挂牌成立农垦建三江管理委员会,开启了由省政府派出、具有特殊建制县财税职能的准政府式管理体制。2019年9月,“中共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委员会”“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两块牌匾在米都大厦正式揭牌。建三江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成立,宣告建三江60多年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彻底结束。2020年,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通知,取消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编制,纳入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总公司管理,成为北大荒集团分公司,标志着“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圆满完成。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建三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湿地生态系统。该地区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133°46′至134°45′,北纬47°23′至48°23′,东西南北跨度均约为100公里,总面积达到1.24万平方公里。建三江周边政区包括同江市富锦市饶河县以及抚远市,东面与俄罗斯乌苏里江相望。

气候

建三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C~2°C,日照时数为2260~2449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50~600毫米,无霜期为110~135天。这里的雨量、热量、日照时数是水稻、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最佳生长区带。

地质

建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和岩石类型主要以第四纪沉积物为主,具有一定的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特征。

地质构造

建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受三江平原的影响,这一区域是黑龙江省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相对稳定。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沉积盆地的特点,以沉积作用为主,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由于地处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建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受到周围山脉和地质单元的影响,如完达山脉、小兴安岭等。

地层

建三江地区的地层主要以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这些沉积物主要包括河湖相沉积、风成沉积和冰川沉积等。地层的厚度和分布受到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特征。

岩石类型与分布

沉积岩

建三江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主要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这些岩石的形成与古代河流、湖泊的沉积作用有关,反映了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条件。

火山岩

在建三江地区的某些局部区域,可能存在火山岩的分布,这些火山岩可能是古代火山活动的产物。

侵入岩

建三江地区可能存在一些侵入岩体,如花岗石等,这些岩石可能是由于地下岩浆侵入而形成,但它们的分布范围和规模相对较小。

变质岩

由于建三江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变质岩的分布可能较为有限。但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由于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类。

地形地貌

建三江地处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建三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具有典型的沼泽湿地特征。

水文水利

地下水

建三江地区的地下水含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在山区岗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多为裂隙水,距离地面约30~40米,含水层厚度在10~40米之间。而在平原地区,地下水含量极其丰富,距离地表深度为5~15米,含水层厚度可达150~200米。水质方面,建三江的地下水无色、无臭、透明,水质良好,非常适合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

水文

建三江地区水系发达,主要河流包括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这些河流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同时,建三江地区还拥有众多的灌区和水利工程,这些工程通过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流

在建三江地区,河流资源是水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河流众多,类型多样,包括大型河流、季节河以及人工灌溉渠道等,共同构成了复杂而丰富的水系网络。

松花江

作为流经建三江的主要河流之一,松花江在区域内发挥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维护作用。

黑龙江

位于建三江地区的北部边界,是中俄界河,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乌苏里江

流经建三江地区东部,为三江平原的重要水源之一。

湖泊

建三江地区的湖泊资源相对较少,但仍有部分湖泊和水库在区域内发挥着调节水位、保持生态平衡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作用。

地下水

当地的地下水属弱承压,其特点是在巨厚(厚达200多m)地下含水层上盖7~20m厚粘性土层,承压水头约4~10m。地下水开采能很快降低承压这部分地下水,原因有两个:一是承压这部分地下水在粘性土层中,释水性很少,给水度μ小(μ\u003c0.03),开采地下水,能很快降低地下水位;二是虽然本区降水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592mm),但由于表层覆盖着粘性土层,严重影响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下降更快。建三江地区的地下水动态规律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整体上呈"快慢快"的特点,趋势突变时间多发生在2000-2001年间和2006-2007年间。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受水稻种植面积与降水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控制。

水利

建三江地区的水利建设是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一系列水利工程和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青龙山灌区

作为建三江地区重要的灌溉工程之一,青龙山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准管理。

前进灌区

同样是区域内的重要水利工程,前进灌区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建三江管委会积极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水量信息的自动化测量、统计、分析、控制与调度,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土壤

建三江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建三江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壤类型包括暗棕壤、白浆土、黑土及草甸土。这些土壤类型共同构成了建三江地区丰富的土壤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暗棕壤

暗棕壤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壤类型,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土壤肥力较高。在建三江地区,暗棕壤主要分布在平原的微有起伏的漫岗地上。这种土壤适宜多种作物的种植,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白浆土

白浆土是一种在建三江地区较为常见的土壤类型,其特点是含有较高的粘粒和较多的有机质,土壤结构较为紧密。

黑土

黑土是建三江地区最为著名的土壤类型,以其深厚的腐殖质层而闻名,一般厚度在70厘米左右,最厚的可达100厘米。这种土壤极为肥沃,对于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在建三江地区,黑土主要分布在平原西部的微有起伏的漫岗地上,总面积约为66.69万公顷。黑土对于建三江地区的粮食生产贡献巨大,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草甸土

草甸土是一种在建三江湿地周边较为常见的土壤类型,其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

自然资源

建三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省东部,是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于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

建三江分公司位于三江平原东部,耕地面积1208万亩,占全省5%的耕地面积,年均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11,全国的1/100。该地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三江分公司采取多举措保护黑土耕地,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有机肥代替化肥、秸秆还田等。

水资源

建三江水面多,七河(挠力河别拉洪河七星河浓江鸭绿河、青龙河、莲花河)交错,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环绕,水利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有水面60万亩,可养鱼水面30万亩。已建成千亩种鱼(大麻哈鱼、大白鱼、花、鱼、胖头鱼、鲟鱼、嘎牙子等)生产基地4个,1990年将建成同样规模的6个。

矿产资源

垦区内矿产资源有火山岩、花岗石、草炭等,建三江垦区草炭蕴藏量居黑龙江首位,全国第二位。

生物多样性

三江平原湿地约有2400个野生动植物物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约100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濒危动物物种23种。建三江有野生山果5万亩,其中山葡萄3200亩。全区有607万亩草原。(1988年数据),有野大豆水曲柳、胡桃楸、黄檗、刺五加和黄芪等植物物种。

建三江野生动物多。有珍贵毛皮动物特产、麝鼠乌苏里貉等。野生植物有包括山葡萄在内的野生山果。

行政区划

建三江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域,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截至2024年3月30日,建三江拥有15个大中型农场,这些农场星罗棋布,构成了建三江的主要行政区域。这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是:七星农场、创业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前锋农场、二道河农场、前哨农场、八五九农场、胜利农场、红卫农场、勤得利农场、大兴农场、浓江农场、鸭绿河农场、青龙山农场。

人口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建三江垦区15个农场人口增幅达20%,净流入6.28万人,成为吸引人才干事创业的热土。截至2021年7月,常住人口27万人。

经济

建三江地区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其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建三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绿色农业、品牌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方面努力。通过这些措施,建三江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推动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在建三江分局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场群,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2022年,建三江人均可支配收入35441元,集团部署十大民生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城镇化率达到97%,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建三江至虎林市、建三江至黑瞎子岛两条高速公路、哈尔滨市至抚远铁路以及建三江民用机场方便了百姓出行。毗邻富锦市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市4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境内有喀尔喀国家AAA级风景区、挠力河、洪河两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勤得利、乌苏里江两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一产业

建三江垦区又一个鲜明的特点,这个分局被联合国工业促进组织命名“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局”通过了国家专家组鉴定,生态环境良好。各农场都充分利用自己的得天优势,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前提,大力引进赤豆白瓜子,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如绒山羊安哥拉兔鲟鱼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有一批经国家审核批准的绿色食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生产的AA级绿色标志使用权。生产的AA级绿色食品销往日本德国等国家。

建三江地区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这包括使用无人搅浆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无人收割机等先进机械,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建三江分公司实现了“无人农场”的全天候、全空间、全过程无人作业,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竞争力。

建三江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三减”落实,即减少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使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通过建立“稻渔共作”的生态种养殖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喜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建三江分公司通过打造“建三江”稻米名片,树立了建三江绿色安全营养的大米品牌形象,让产品行销全省,走向全国。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产业

建三江分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品牌功能的拓展。通过参加展会和开展特色农事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008年8月28日,中国优质稻米(建三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首届“中国绿色米都”稻米节在黑龙江省建三江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以及来自全国30个省、市(中直企业)的161个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新闻单位、中国农垦集团系统及周边市县共计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交易会上有14个交易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签约额为113.3万吨,实现总交易额22.5亿元。其中大米17.3万吨,水稻96万吨。2011年8月8日,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的粮商、全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代表及专家学者等500多人云集建三江,参加第二届北大荒稻米节。共进行了15项签约项目,稻米总交易量为157万吨,交易金额为37亿元。

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创新是建三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三江分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实施“农艺农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的技术试验示范,累计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29项,创新推出三江地区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平均亩产。

人居环境

建三江分公司注重民生保障,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如升级公园设施、改造人行道、维修老旧小区的供热供水设施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交通

建三江分公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建三江机场的通航、公路、铁路、高速路的建设,为垦区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圈的形成。

水运

拥建三江有勤得利、东安两个码头。毗邻富锦、同江、饶河县抚远市4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

公路

建三江境内有佳抚公路及哈同、建黑、建虎三条高速公路。建虎高速公路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主线全长205.588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52.5亿元,于2011年10月30日建成,乘车从建三江分局虎林市将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缩短到不足2小时。

铁路

建三江境内有福前铁路前抚铁路。福前铁路西起佳富铁路佳木斯市富锦市)福利屯站,东到同江市市境内前进农场站,全长226.3公里,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集贤县友谊农场、富锦市、同江市境内。建三江站,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建三江镇,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所在地。建三江车站距离哈尔滨市763公里,距离佳木斯237公里。始建于1974年5月,1976年10月正式通车。

航空

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13年7月31日批准同意新建黑龙江垦区建三江民用机场。本期工程飞行区按4C标准设计,新建一条长2500米的跑道;航站区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50吨的目标设计,建设航站楼3000平方米和站坪机位4个;配套建设空管、供电、供水、供油、消防等辅助生产设施。

2016年3月,建三江民用机场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并被命名为“建三江湿地机场”。新建的“建三江湿地机场”项目,位于黑龙江垦区建三江管理局西南方向的七星农场,5处国际重要湿地的怀抱之中,飞行区等级为4C级,跑道长2500米,航站楼面积3000平方米。建三江机场是黑龙江省和北大荒农垦重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概算投资6.13亿元,定位为新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

建三江湿地机场已于2017年10月29日通航,现有开通三条航线,建三江—哈尔滨市北京市、建三江—哈尔滨、建三江—大连市青岛市

风景名胜

建三江毗邻富锦、同江、饶河、抚远4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境内有洪河、挠力河两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勤得利、乌苏里江两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亚洲之肾”和“白鹳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在此地有迎接第一缕阳光的东方第一哨,还有不出国界尽览异域风情的两国一岛的黑瞎子岛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地跨佳木斯富锦市、双鸭山市宝清县饶河县,分布在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建三江分公司所属的11个国营农场境内,保护区管理局在此下设2个分局和11个管理站。保护区总面积16万公顷,以水生、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属于国家特大型湿地保护区。2002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省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北部的同江市与抚远市交界处。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总面积21836公顷。地理位置为东经133°34′38″—133°46′29″,北纬47°42′18″—47°52′00″。其中同江市辖区内面积为12504公顷,抚远县辖区内的面积为9332公顷。2002年1月洪河自然保护区被拉姆萨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现有的3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喀尔喀山风景区

喀尔喀山西北、东南绵延成岭,长9公里,最高峰海拔363米,属完达山余脉,在伊彻满语中有“藤牌”之意,因该山过去多藏有带坚甲的野猪,枪箭难以刺穿,犹如披着藤牌铁甲一般,因此得名。喀尔喀山拥有全国罕见的玄武岩石林,享有“塞外石林”的美誉。在2005年便被列为黑龙江省级地质公园,也被誉为黑龙江垦区八大名胜景观之一。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屿(Heixiazi Island)又名抚远三角洲俄罗斯称其为大乌苏里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位于东经134°24′至135°05′,北纬48°17′至48°27′,由87个岛屿和沙洲(73个岛屿,14个沙洲)组成,岛长58.8千米,最宽处约14千米,面积约335平方千米,全岛平均海拔约为40米,距离中国岸最近处约200米,俄罗斯岸最近处1500米。

黑瞎子岛地貌简单,主要类型为低河漫滩、冲积低平原、江河泛滥地、一级阶地等。是由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冲积而的三角洲,大部分为湿地,占岛总面积的65.77%,其次是沼泽地,然后是林地、灌木林地、滩涂、疏林地面、无林地面等。黑瞎子岛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冬两季寒冷干燥、秋季凉爽干燥,西南风盛行,夏季多南风,高温多雨。黑瞎子岛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岛上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草塘等多种植被,既是鱼类洄游通道,又是东北亚鸟类迁徙通道,栖息着珍贵的毛皮兽和水鸟。旅游资源丰富,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东极岛黑龙江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等著名景点。

东方第一哨

2004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才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确定黑瞎子岛西半部归中国所有,东半部为俄罗斯联邦所有,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确定了中俄长达4300多千米的边界线。图一为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的陆军某边防旅在“东方第一哨”升起国旗。

青龙山白桦林

青龙山农场特有的原生态白桦次生林有2650亩。

赫哲族民俗风情旅游区

赫哲族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街津口赫哲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度假区以山青水绿、景雅境幽的街津山为依托,以赫哲族文化为底蕴,成为集民族文化、山水风光、异国风情为一体的度假旅游胜地。度假区内的赫族文化村将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通过赫哲村落建筑、大型雕塑群、民族宗教风俗、历史文化、民族歌舞、服饰、手工艺品的集中展示,使游人进一步了解赫哲族的风土人情。

参考资料

三江概况.建三江信息港.2024-03-16

三江概况.建三江信息港.2024-03-05

中国有个建三江.中国地名网.2024-03-05

“十三五”末新疆机场总数将达31个!.m.toutiao.com.2022-05-12

建三江站.huochepiao3.2024-04-23

建三江民用机场正式命名为“建三江湿地机场”.空港.2024-02-26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国际在线新闻.2024-03-16

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2024-03-16

【教师招聘】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教师招聘.公职资讯网.2024-03-16

建三江大米.博雅特产网.2024-03-16

丰收节后第二天,习近平考察了这个名字不一般的地方.m.toutiao.com.2022-05-19

​建三江主要包括哪些市县.平态网.2024-03-29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38)|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百家号.2024-04-22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北纬47°的水稻神话!.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4-03-29

这就是“绿色米都”建三江!.黑龙江频道_新华网.2024-03-29

Forbidden.人民网.2024-03-29

用大科技书写大农业_安徽省科学技术厅.kjt.ah.gov.cn.2022-05-19

揭秘“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m.toutiao.com.2022-05-17

中国粮食地图:黑豫鲁位居前三,“北粮南运”趋势明显.m.toutiao.com.2022-05-17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toutiao.com.2022-05-17

农场概况.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2024-03-29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北方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_商标信息_公司商标信息查询-天眼查.m.tianyancha.com.2022-05-19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老林木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4-03-30

西南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特征及构造演化.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4-03-30

青山沃土北大荒 “胜利麦田”长乐香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举办首届有机麦田“开镰节”暨农文旅项目、长乐食品推介会.今日头条.2024-03-11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黑土稻香建三江.人民网.2024-03-30

[黑龙江]数字赋能推“三水”打好智慧水利“组合拳”.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2024-03-30

论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地下调水.爱学术.2024-03-11

黑土地重点实验室关于建三江地区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取得进展.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2024-03-30

中国土壤数据库使用指南.土壤科学数据库.2024-03-30

6.三江平原.中国国家地理.2024-03-30

龙江鱼,天下鲜!这份必须收藏的黑龙江名鱼清单!.改革网.2024-04-25

饮食科学杂志.新浪微博.2024-04-25

视角 | 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仓”到“北大康”.澎湃新闻.2024-04-22

欢迎您访问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官方网站!.hhzrbhq.2024-04-23

10年人口增幅达20% 建三江成吸引人才干事创业沃土.东北网.2024-03-05

· 建三江:科技翅膀领飞农业现代化.人民网.2024-03-2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3-29

黑土地 新希望(一):土地整治再造丰收“北大仓”.m.toutiao.com.2022-05-17

北大荒建三江,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里提到的地方!.搜狐网.2024-03-05

2008·中国优质粳稻米(建三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首届“中国绿色米都”在建三江稻米节隆重举行.www.lswz.gov.cn.2022-05-17

首届“中国绿色米都”稻米节在建三江举行.东北网.2024-04-20

振兴东北..dl-library.2024-04-20

北大荒稻米节实现稻米交易量157万吨.中国新闻网.2024-04-22

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粮食局.2024-04-22

黑龙江垦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开工.黑龙江省政协网.2024-03-05

建三江机场顺利通过局方投产校飞-民用航空网.www.ccaonline.cn.2022-05-17

国内支线机场建三江湿地机场29日通航.百家号.2024-04-22

航班信息.建三江机场.2024-04-22

北大荒里走出的旅游名镇 建三江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旅游区.凤凰网旅游.2024-04-20

挠力河保护区:退耕还湿营造生态乐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4-23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浸润着北大荒精神的生态乐土.zhhjw.2024-04-23

胜利绿水青山行 感受“塞外石林”之美.百家号.2024-04-22

中俄边境黑瞎子岛下月将迎来首批中国游客.北方网.2023-07-31

岛屿概述.抚远市人民政府.2023-07-31

黑瞎子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31

黑瞎子岛最好的模样.黑龙江新闻网.2023-07-31

黑瞎子岛:人与自然共生画卷.黑龙江国际在线.2023-07-31

黑瞎子岛:保护生态,开放发展.腾讯网.2023-07-31

中国旅游日 | 主打惠民!在东极抚远开启幸福旅程.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7-31

黑瞎子岛旅游首发团登岛 感受荣幸与自豪(图).中国新闻网.2023-07-31

“东方第一哨”官兵迎着祖国第一缕朝阳升国旗.新浪财经.2024-04-20

白桦林冬景迎客来.双鸭山新闻网.2024-04-22

青龙山农场白桦林胜地迎来百名游人.东北网.2024-04-22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4-23

踏上两极穿越之旅,体验龙江“最东北”风情.改革网.2024-04-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