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英文名:Feidong county)是安徽省合肥市下辖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东连县级巢湖市、南谯区、全椒县,南濒巢湖,西与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34ˊ~32°16ˊ,东经117°19ˊ~117°52ˊ之间。肥东县县域面积2179.2平方千米,下辖12个镇、6个乡、2个开发园区。2023年末,肥东县常住人口90.9万人。肥东县人民政府驻店埠镇龙泉路8号。
西汉刘彻时肥东县大部分地区为浚道县境,县治在今石塘区的龙城集,属九江郡;清代,合肥市属江南省庐州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属布政使司,后属安徽省庐州府;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析合肥县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县两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1949年2月,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1949年2月3日建立肥东县,县治初设梁园镇,同月下旬迁店埠。1949年10月肥东县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83年6月7日肥东县改属合肥市,为市郊县。
肥东县是农业大县。截至2023年,有耕地面积104569.83公顷。从区域功能上看,对于合肥市区而言,肥东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供应地,因此也被称为“合肥人的菜篮子”。另外,合肥市将新能源与光伏产业以肥东作为承载地。肥东“公铁水空”体系齐备。拥有包公大道、桥头集路2条高架。境内合宁、合芜、合徐、合六叶高速贯穿全境,合周、合滁等合肥外环高速快速构建,明巢高速正式通车,形成县城“半小时通勤圈”。拥有“双地铁线”,全长14.5公里的地铁2号线东延线已建成通车,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全面开工。京福、合宁、合新、商合杭、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通达全国,合肥东站、长临河站、八斗岭站三座铁路车站棋布南北,形成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通勤圈”。安徽规模最大、保障设置最完备的A1类旗舰白龙通用航空机场已正式开航。2023年肥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6:35.1:55.3。
肥东县史称“吴楚要冲,包拯故里”,拥有合肥党史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蔡永祥纪念馆、中共合肥东乡支部展陈中心、黄庙战役纪念馆、白龙新四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截止到2024年2月5日,肥东县有7家A级旅游景区,包括安徽岱山湖旅游度假区(4A)、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4A)、长临古街景区(4A)、肥东四顶山景区(3A)、肥东老湖洞生态旅游景区(3A)、肥东县博物馆(3A)、牌坊民族特色村寨(3A)。安徽唯一侨乡——长临河镇走出了800多名教授、专家、将军,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4500人,至今仍保留有200多年历史的皖中地区特色古街。自2002年以来,肥东县连续跻身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和“动态十佳县”。在“2017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榜单中,肥东荣获第七十四位。
地名由来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析合肥市为合肥市和肥东、肥西县两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肥东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先民的活动场所。1956年,在城东龙城乡仓陈村陷湖陂,又名新河陂的西南墩大陈墩遗址出土稻粒结块,说明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是产稻区。氏族公社末期,为淮夷部落的活动区域。夏、商为虎方部落所建方国领域。周仍为淮夷中尚武的夷虎部落地区所建部落方国如南巢等活动区域。春秋时期,先后属北上的吴、越国领地。战国时期,属楚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属九江郡。胡亥二年(前208年),英布归项羽,封为当阳君。汉王元年(前206年)正月,改封为九江王,改属九江王所辖的九江郡。今肥东县境设县以上行政区划设置当在汉代,最早的县有逡(初为“浚”,晋改“逡”)遒县(治今肥东县龙城乡龙城村),属九江郡(治寿县,今寿县城关镇)。
刘知远四年(前203年)七月,英布归汉,受封淮南王,仍王九江故地,仍属淮南国九江郡(仍治寿春邑)。十一年十月,刘邦改封其少子刘长为淮南王(改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今肥东县仍为九江郡合肥、浚遒县分领。刘恒七年(前173年),淮南国撤销,4个郡直属中央,合肥市、浚遒县仍属九江郡,十二年至十六年(前168年-前164年),属刘喜淮南国九江郡(均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十六年(前164年)四月,改封刘长子阜陵侯刘安为英布,管理九江1郡,合肥、浚遒县直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撤销,复设九江郡,管理合肥和浚遒县。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其余不变。新朝,改九江郡为延平,仍管理合肥和浚遒县。
合肥县、浚遒县属扬州市(治所先后在巢州、历阳、寿春)九江郡(仍治寿春)。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改县为国,历经4世而亡,去国改县。灵帝又封其弟为合肥侯,后复为县。合肥侯国及合肥县与浚遒县仍同属扬州九江郡。汉末,袁术据寿县,兴平三年(196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市、浚遒县仍属之。建安四年(199年),改淮南郡为九江郡,2个县仍属之。五年(200年),合肥县治兼扬州治。
合肥、浚遒县始终属魏国扬州市管辖,黄初二年(221年),2个县改属淮南国(都寿春)。四年(223年),2个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镇)。太和六年(232年),2个县改属楚国(都寿春)。嘉平元年(249年),2个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
晋朝早期,撤成德、居巢、浚遒县,并入合肥县,合肥县仍属扬州(改治寿春县)淮南郡(治寿春),县治由新城回治故城。太康元年(280年),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与合肥县同属扬州淮南郡。太康十年十一月甲申,2个县改属淮南国。永泰元年(300年)八月,2个县改属淮南郡。
东晋永嘉之乱后,江淮平原为南北政权的拉锯战场,至隋统一全国止,江淮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匡划设置和管理体制最混乱时代中的最混乱地区,侨置、帖治的各级区划与原有区划相杂,许多设置,循名责实,子虚乌有,有的朝存夕改,一地数移,一地数名,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此,此后区划只介绍实有区划的要者。
东晋大兴四年(321年),征西将军戴渊都督六州诸军事兼司州刺史驻合肥市,合肥县为重镇。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顺昌府、县及陈郡,逡遒县在东晋乱后荒废。此县从九江郡创建算起,至东晋结束,前后达5个多世纪。今肥东县为合肥县及侨置阜阳市、陈郡及汝阴、慎县(治今肥东县梁园镇)分领,·改属侨置于今寿县的豫州。建武十一年(345年),后赵染指合肥,合肥、逡遒县属后赵复建的扬州淮南郡(治今寿县城关镇)。永和六年(350年),复属东晋豫州汝阴郡、县及合肥、慎县。太和四年(369年),人前燕,复属扬州淮南郡。六年,复归晋朝,属豫州汝阴、陈郡的汝阴、慎县等侨置县地。
永初元年(420年),合肥县和汝阴县都被划归到南豫州的南汝阴郡,同时作为州和郡的治所。到了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被撤销,这个有着长达六个世纪历史的古老县城被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并且在历史上消失了长达160多年,直到隋开皇三年(583年)才得以恢复。颍州区被侨置在今天的合肥市,并取代了合肥的地位,这一过程持续了两个半世纪;而被称为阜阳市,则持续了160多年。在这期间,汝阴城常被当作合肥城的另一个名字。到了宋朝末期,合肥再次成为南豫州的治所。
慎县自晋朝时期开始侨治在今天的肥东县梁园镇,直到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为了避赵昚赵昚的讳,慎县被改名为梁县(因为“畜”是“慎”的异体字,所以用旧郡名“梁”来改名),侨置的慎县在梁园镇作为县治的历史长达800多年。梁县直到明朝洪武初年才被撤销,并入合肥县,而梁县在梁园镇作为县治的历史也有200多年。侨置的河南省,又称西豫州,其治所迁移到阜阳市(今合肥市市区),汝阴和慎县都属于南汝阴郡,汝阴同时还是南汝阴、北陈郡以及有关侨县的治所。永元二年(500年),南汝阴郡的汝阴和慎县被北魏占领,改属扬州市(治所在寿春)。
天监五年(506年),汝阴得以恢复,南汝阴郡被改为汝阴郡,豫州的治所也迁移到汝阴,汝阴和慎县都属于汝阴郡,汝阴同时还是汝阴、北陈以及南顿郡、县的治所,也是豫州的治所。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改属南豫州顺昌府,同时作为南豫州的治所,其他设置不变。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改属合州,阜阳市同时作为合州的治所;后梁在慎县侨置南梁郡,领有一个县,慎县仍然属于汝阴郡。南梁的州治汝阴的州名先后改为豫、南豫、合州,郡也随之改属。太清二年,合州被东魏占领,南梁郡被改为平梁郡,治所仍在慎县,改领慎县,汝阴仍然同时是汝阴、北陈、南顿郡的治所,今天的肥东县境被汝阴、慎等侨县分领。进入北齐后,仍然沿用东魏的建制,只是将平梁郡改为南梁郡。天保四年(553年),撤销南顿郡,其他设置不变。永定三年(559年),越州被南陈占领,只是将南梁郡改为梁郡,其他设置不变。天嘉二年(561年),合州又被北齐占领,建制仍然不变。太建五年(573年)六月癸卯,合州再次被陈朝占领,建制仍然不变。太建十一年(579年)十一月,合州被北周占领,仍然沿用其旧制,南梁郡改属谯州,郡治在阜陵城,仍然领有慎县,今天的肥东县分属于合州顺昌府的汝阴县以及谯州南梁郡的慎县。
隋唐至明清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今肥东县境仍沿旧制。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合州为庐州,撤阜阳市、北陈、南梁等侨郡,改汝阴县为合肥县,仍保留慎县,今肥东县为庐州的合肥、慎县分领。越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历南北6个政权,长达40年而退出历史舞台。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合肥、慎县改属庐江郡,仍治合肥。
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合肥、慎县仍属之。贞观元年(627年),庐州属淮南道地理区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庐州改属淮南道(一级政区,治扬州市,今为市)。天宝(742年),庐州改名庐江郡,仍属淮南道。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复名庐州,2个县及庐州隶属关系不变。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封杨行密为吴王,曾在今合肥市郊大蜀山麓筑吴王宫。唐亡(907年),吴自立,今肥东县仍为庐州的合肥市、慎县分领。
合肥县先后属吴(902年三月至937年十月)、南唐(937年十月至958年三月)、后周(958年三月至960年正月),庐州仍治合肥,今肥东县境仍为庐州所属合肥、慎县分领。庐州的主要变化是:吴武义二年(920年)升为德胜军,又称庐州节度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三月,改德胜军为保信军节度(均治庐州)。
显德七年正月人北宋,复名庐州,余仍之。至道三年(997年),庐州改属淮南路(治今扬州市)。熙宁五年(1072年),庐州改属淮南西路(治今寿县城关镇)。今肥东县仍为合肥县的慎、合肥县分领。
淮西路改治庐州。绍兴七年(1137年),庐州被伪齐占领。十一年,宋将杨存中收复庐州。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为避赵昚赵脊讳,改慎县为梁县,今肥东县为淮西路庐州的合肥市、梁县分领。乾道五年(1169年),淮西路复治合肥。
德佑元年(1276年)二月,宋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夏贵以淮西3个府6个州36个县降元,庐州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庐州改属江淮行省(治扬州市,今为市)淮西道(治庐州,今合肥市)。十五年,升庐州为庐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庐州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改治汴梁路,今开封市,简称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简称淮西道)。今肥东县为庐州路合肥、梁县分领。至正二十四年即大宋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设江淮行省,改省会庐州路为庐州府。不久,废江淮行省,庐州府改属江南行省(省会设应天府,今南京市),今肥东县仍为庐州府的合肥市、梁县分领。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不久,废梁县,并入合肥县,今肥东县为合肥县东部地区。十三年正月,庐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今县境仍属南京庐州府合肥县东部地区。后南明置滁和镇(治庐州府,今合肥市),今肥东县仍为庐州府合肥县东部地区。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后,庐州府入清,仍属南京。闰六月乙巳(8月19日),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会治江宁府,今南京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市府,今安庆市区)。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决定将临时省会迁驻庐州府。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抚江忠源赶到庐州府上任,庐州府正式为临时省会。此间,庐州府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军争夺的中心,太平军曾3次攻下庐州府城。同治元年(1862年)下半年,因庐州府无险可据,清政府慑于太平军余威和捻军力量,将安徽省会迂回安庆府。同治六年六月甲午(1867年7月23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皖北道。清代,今肥东县一直为庐州府合肥县东部地区。清代的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省、河南省、江南、两江总督(治江宁区,今南京市)管辖。
中华民国
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市为革命军光复,废道。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庐州府,存附郭合肥县,直属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城)。3年(1915年)6月2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道尹驻安庆城)。民国16年(1918年)8月,今县境改属安徽省政府合肥县东部地区。17年(1919年)8月,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21年(1932年)4月2日,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区(首县为合肥县)。10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专员驻六安县,今六安市区)。27年(1938年)5月“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市,将合肥县临时迁驻今肥西县铭传乡鸽子笼等地,仍属第三专区(为便于领导,民国29年,在梁园镇设肥东办事处,直属安徽省第五专区。在此之前,今肥东县一直为合肥县东部地区。肥东办事处于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后撤销)。27年(1938年)11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此时省会临时迁驻立煌县城金家寨,1954年没人梅山水库)第三专区(专员先后驻六安市、金寨县、六安)。29年(1940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合肥县仍属第三专区。7月,合肥县改属第二专区。34年(1945年)8月,撤销肥东办事处,合肥市回治合肥城。曾于民国30年(1941年)4月,在广兴集成立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广兴、王子城、青龙厂3个区。同年9月至11月,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在王子城成立合肥县东南各区联合办事处,辖合六区、合二区。此外,今肥东县还先后属3个抗日的县级政权:民国31(1942年)年4至7月,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撤至全椒县孤山地区,与全西抗日民主政府合并,成立全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当年7月至34年(1945年)8月成立的定合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定远县吴家圩,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在今肥东县境内设有合五区(以青龙厂为中心)、花张集区。民国33年(1944年)5月至次年8月,建立合巢办事处,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在今肥东县设西山驿、磨店、吴店、肥南、西黄等区。
日伪、汪伪建政权
沦陷7年间,合肥县直属汪伪“安徽省”。民国32年(1943年)7月25日,改属汪伪“安徽省第五专区”(专员驻巢湖市,今巢湖市区)。34年(1945年)8月18日,国民党第七军接管汪伪“安徽省”及各级伪政权。
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34年(1945年)9月,安徽省会迁驻合肥市县城。11月,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专员驻田家庵区,今属淮南市),今肥东县仍为合肥县东部地区。民国37年8月,安徽省会迁驻安庆城,余仍之。1949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城,今肥东县境也随之解放。2月1日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至此,秦汉古县合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新建的合肥市仍延古县旧名。同年2月3日,肥东县政府在撮镇大郭村四大户自然村宣布成立,县政府驻梁园镇,同月下旬迁至店埠,属江淮行署第五专区。同年4月15日,改属巢湖专区。1949年2月,肥东县设店埠、西山驿、石塘镇、梁园、王子城、古城、双墩、草庙、白龙镇、造甲店10个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肥东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1950年8月肥东县增设长临河、高亮、路口3个区。1952年3月28日,肥东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驻滁县,今滁州市区)。同年,改路口区为吴店区,并增设长乐区。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划入安徽省滁县专区。1954年11月,肥东县增设张集、杨店两区,全县共16个区。195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该县第一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改肥东县人民政府为肥东县人民委员会。1955年12月,肥东县合并为8个区。长乐区并入长临河区;西山驿区大部和店埠区并入撮镇镇区;张集区并入梁园区;双墩区并入草庙区;王子城、杨店两区并为八斗镇区;高亮区大部并入古城区;吴店、造甲店、白龙镇3个区并为青龙区;西山驿、高亮两区各一部并入石塘区。1956年11月12日,肥东县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7年5月,长临河、八斗两区分别并入撮镇区和梁园镇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区级机构撤销,6月21日,肥东县改属合肥市。1961年4月7日,肥东县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同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设撮镇镇、石塘镇、梁园、古城、八斗、青龙、双墩7个区。1965年5月21日,肥东县改属安徽省巢湖专区,同年,双墩、青龙两区大部划归长丰县,两区建制撤销,剩余部分与邻近区调整,设白龙镇、店埠两区,同时升店埠镇为区级镇。1968年8月6日,成立肥东县革命委员会。1971年3月29日,肥东县改属巢湖市。1979年2月27日,肥东县改属巢湖行署。1981年4月22日至27日,该县第八届人代会上肥东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肥东县人民政府。1983年6月7日,肥东县改属合肥市,后隶属关系未再更改。1984年,升梁园镇、撮镇两个乡级镇为区级镇。1985年,肥东县共设7个区、3个区级镇。肥东县于1992年2月撤区并乡,撤销店埠、梁园、八斗镇、白龙、古城、石塘镇、撮镇7个区公所;保留撮镇镇、古城镇、龙塘乡、复兴乡、长乐乡、富旺乡、湖滨乡和广兴乡的原建制,其驻地和所辖行政区域不变;变更店埠镇等9镇17乡。撤并后,肥东县辖11镇23乡。
2011年3月,肥东县撤销陈集乡,设立陈集镇。调整后,全县辖12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石塘镇、古城镇、八斗镇、元疃镇、白龙镇镇、包公镇、陈集镇、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响导乡、杨店乡、牌坊回族满族乡。2020年4月至5月,肥东县,开展了新一轮村(社区)调整合并工作。本次村(社区)调整合并涉及188个村(社区),共减少93个村(社区);调整后,除6个贫困村因脱贫攻坚任务工作需要、暂没有履行实质合并程序外(待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再按规定履行实质合并程序,并适时对外公布),现裁减87个村(社区);全县由原来的335个村(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6个、农村社区189个、村130个)暂调整至248个村(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6个、农村社区223个、村9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东部,南濒巢湖市,东连巢湖市、南谯区、全椒县,西与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肥西县毗邻、北和定远县县接壤。介于东经117°19′—117°52′与北纬31°34′—32°16′之间,总面积2179.2平方千米。
气候
肥东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18.2小时,年辐射总量为123千卡/平方厘米。肥东县年平均气温15.5℃,1月份最低,均温2.2℃,7月份最高,均温28℃,极端最低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无霜期236天,平均初霜期11月13日,终霜期3月21日,年日照2081.4小时,日照率为47%;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23千卡/立方厘米,年均降水为940.0mm,最多年份达1569.2mm,最少年份只有562mm,极值相差1007.2mm,年均发量为1484.3mm。
降水
1986年至2005年,境内年均降水量为999.38毫米,特点有:年际降水变幅较大,降水量多的1991年为1649.90毫米(比1954年多降水80.70毫米),最少的1995年为546.20毫米(比1978年少降15.80毫米);降水区域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南北年降水量相差60毫米~170毫米;四季降水量有差异,春季降水250多毫米,夏季降水450多毫米,秋季降水160毫米左右,冬季降水近120毫米。年均降水日114.8天,最多的139天(2003年),最少的90天(1995年)。
气温
1960年到1985年,境内年均气温15.4摄氏度。1986年至2005年,年均气温15.9摄氏度,其间,前10年年均气温15.6摄氏度,后10年年均气温16.3摄氏度(比1960年到1985年间平均气温15.4摄氏高0.9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摄氏度(1998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7.1摄氏度(1991年12月29日)。46年间,气温呈上升趋势。
1986年至2005年,境内年均日照1855.7小时,最多的为2004年,日照2088小时,最少的为2000年,日照1556.1小时。年曰照分布夏季最长,7月、8月达418.2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21%,冬季日照最少。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4453.95兆焦耳/平方米。
风
风向:境内风向显示明显的季风特征。春季东风最多,南风次之;夏季西南风多,南风次之;秋季东北风为主,东风次之;冬季北风为主,东北风次之。风速:平均风速年均为2.70米/秒。
地质
肥东县境内地层构成包括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侏罗纪、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
上太古界主要分布于肥东县的文集、阚集、王铁、桥头集、湖滨等乡的低山丘陵上,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夹有变质火山岩,铜鼓山一带含多层磁铁矿,出露厚度大于3671米。
下元古界分布于肥东县的西山驿、桥头集、复兴、湖滨等乡的低山丘陵上,岩性主要为片岩、大理石及白云岩,底部夹有粉黄色磷块岩及锰土层,出露厚度为747米。
上侏罗纪地层在肥东县地表仅零星出露于湖滨乡及龙山乡南部一带,钻孔揭示在长乐乡乡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有较广泛分布,岩性为中性火山碎屑沉积岩,具体厚度不详。
白垩系地层广泛分布于肥东县中、北部岗地第四系覆盖之下,地表仅在白龙、八斗镇、古城、广兴一线及西山驿至桥头集附近零星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砾岩、粉砂岩和泥岩,厚度大于2433米。
下第三系地层地表未见出露,据钻孔揭示,其分布范围较白垩系小,沉积中心位于梁园及撮镇附近,岩性包括杂色矿岩、粉矿岩、泥岩,含石膏,厚度为753.5米。
第四系地层覆盖肥东县大部分地区,除外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厚度变化范围为八斗岭9米至撮镇镇93米,由不同时期的沉积物构成,包括粘土、砾石层、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等,形成二级阶地、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构造
肥东县境内大地构造以池河(定远县)—西山驿深断裂为界,分别归属于淮阳古陆和合肥盆地。
淮阳古陆的形成与皖南运动(距今8亿年)有关,该运动导致东部边缘地区的上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巨厚地槽沉积全面褶皱回返,成为淮阳古陆的一部分。在郯庐断裂带内,伴有斜长角闪岩和闪长岩的侵入。自震旦纪以来,淮阳古陆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燕山期(距今1.5亿年),郯庐深大断裂表现活跃,沿北北东向的断裂带有花岗石侵入,为古老岩层带来了铀、钍及多种金属矿产。
合肥市盆地自侏罗纪(距今1.35亿年)以来,由于不断下陷,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红色陆相堆积。晚侏罗世时,县境南部曾发生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喷发活动。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早期,县境普遍接受了富含有机质的浅水湖相沉积。晚白垩世晚期至第三纪早期,湖盆缩小,沉积中心转移至撮镇和梁园一带,形成了鲜红色砂砾岩沉积,局部含有石膏层。新第三纪时,盆地开始抬升并遭到剥蚀。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导致县境东北部继续抬升,西南部数次下降,在一些低洼及沿河地区沉积了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地形地貌
肥东县地貌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部低山丘陵区,北部丘陵岗丘区,中部波状平原区,南部滨湖平原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
肥东县东部低山丘陵区为大别山东缘余脉,南起巢湖岸边,沿撮镇镇、店埠、石塘镇、古城四个区东部边缘直至滁州市边界,呈带状形,面积为352.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5.8%。该区域峰脊走向为北北东向,由元古界、中新生界及岩浆岩组成,标高一般在100至350米之间,最高点是浮槎山,达418.1米,相对高度为50至300米。丘陵区特点包括:坡度较缓,一般小于15至20度,丘顶多呈浑圆状态;由多种岩系组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土壤砂性大,土层浅,大部分山丘的主体岩性为花岗石、片麻岩类,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砂性大,松散,易被洪水冲刷,土层厚度大多不到10厘米。
北部丘陵岗丘区
肥东县北部丘陵岗丘区位于滁州市边境至长丰县界之间,南至滁河,北界池河,面积为102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6%。江淮分水岭自路口集经杨店、八斗岭、唐井、赵亮集、广兴一线向东北延伸,形成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该区域地貌以微倾斜的岗地和冲坳相间为特征,呈带状有规律分布。江淮分水岭及其两侧为高岗和缓岗,标高70至80米,远离分水岭的为低岗和缓低岗,标高50至60米。岗顶一般宽缓,坡度为3至5度,冲坳开阔,向河流方向倾斜。岗冲之间比高,高岗区在20米以上,低岗区在5米左右。
中部波状平原区
位于滁河以南,合裕公路以北,东至低山丘陵带,西至合肥市郊,面积为72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3%。该区域标高在10至40米之间,相对高程小于20米,地势向南倾斜。受流水切割影响,地貌多呈现岗、塝、冲相间的状态。
南部滨湖平原区
位于巢湖北岸至合裕公路之间,东至撮(镇)六(家畈)公路,西至南淝河,面积为71.7平方千米(不含肥东县所领巢湖水面),占全县总面积的3.2%。该区域属于巢湖蝶形洼地的北缘部分,标高约为7米,主要由长临河、长乐、撮镇镇、龙塘4个乡的圩区组成。
水文水利
水文
肥东县水流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南为长江水系,岭北为淮河。长江水系主要河、湖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和巢湖。淮河水系的河流为池河。
南淝河古称施水,又名金斗河,源于肥西县境内将军岭东侧,经合肥市流入肥东境内,沿龙塘、撮镇、长乐、长临河等乡镇西部边界注入巢湖,县内流长18千米,流域面积795平方千米。南淝河河床平坦常年通航,口宽60~80米,底宽40—70米,底高程4~6米,堤顶高14米左右,正常水位8.50米左右。其东岸在境内有龙塘河、店埠河、长乐河等12条支流。
店埠河源于长丰县双墩镇吴店,是南淝河最大支流。流经肥东众兴、店埠、撮镇、长乐等乡镇至三河镇人南淝河,县内流长37千米。店埠以南河面宽70~90米,底高程4.50。6米,堤岸顶高程14~16米,正常水位8.20~8.50米。店埠以北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河底高程跌差大,水位不稳。东西两岸是元疃河、宇湾河、龚湾河、永安河、双桥河、定光河、山王河7条支流,总流长85.50千米。店埠河店埠以南河段于1993年、1995年、2005年3次进行清淤整治,水土流失、污水排放得到较好控制。
滁河源于白龙镇镇,经梁园、高亮、马湖等乡镇人全椒县境,归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瓜埠河流入长江。县内流长38千米。滁河河道弯窄,落差大,水位不稳。本县滁河南岸有马站河、王铁河、周集河、马集河、石塘河、板桥河、新河7条支流,总流长78.50千米。北岸是护城河、卞湾河、袁河西河、薛桥河、张集河、王子城河、龙山河、鸡鸣河、马湖河、古城河10条支流,总流长110千米。
池河源于长丰县陈刘、造甲一带,经肥东响导、陈集北部边境,流人定远、明光市入洪泽湖归淮河,县境流长18.50千米。池河河床浅,水位不稳,泄洪不畅、滞流严重,响导、陈集乡的黄荡湖、秦家湖洼地常受洪害。其南岸在肥东境内有肖凤河、沈老河、草冲河、宁庙河、花张河、红石河、马王河、赵集河、明肖河、肖圩河10条支流,总流长91千米。
巢湖在县境南端,面积800平方千米,湖岸周长167千米,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2千米。湖底海拔5米,水深3~5米。水源来自大别山和江淮丘陵,流入长江。肥东县域巢湖水面66.17平方千米,长临河、六家畈镇靠巢湖北岸,湖岸线长19.41千米。其中长临河镇境内湖岸线长6.50千米,六家畈镇境内湖岸线长12.91千米(含堤防长2.43千米)。
水利
肥东县现有众兴、管湾、袁河西、岱山4座中型水库,刘桥坝、民主坝、乌龙坝、店埠河橡皮坝4座闸坝,“十一五”期间已对众兴水库、管湾水库、岱山水库除险加固,上述库坝除店埠河橡皮坝建于1994年初,刘桥坝、民主坝、袁河西水库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
肥东县有国有机电排灌站11处37座,装机204台套40308千瓦。
肥东县滁河干渠是引淠史杭水的输水干渠,全长46.2km,自流灌溉1.23万hm2(218.4万亩)。
土壤
肥东县的土壤有3个土类,7个亚类,13个土属,18个土种,其中水土类80.48万亩,占总耕地的61%,遍布全县各地;黄褐土类90.92万亩(含非耕地),其中粘盘黄土77万亩土质粘重,通透性差,39%的耕地属此类土壤,主要分布于低山残丘和高岗地区;石灰岩土类1.35万亩(不属耕地),零星分布在东部以南岗丘地区。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肥东县林业用地面积38038公顷,森林覆盖率31.1%。全县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65科223种,草本植物约50余种。
林木
肥东县林木共有65科,223种,其中多数种类为野生,一部分既有人工栽培,亦有野生。
草类
肥东县常见的有巴根草、狗尾草、睡藤草、茅根、香附子、丧棒草、香附、打破碗花花、猫眼草、人字草、八瓣子、苍耳、水蓼、凤仙花、牵牛、羊踯躅、鸡冠花、凹头苋、野薄荷、野芹、野胡萝卜、野苘麻、土姜、黄花菜、荠菜、苦菜、黄花苜蓿、野蒜、红姑娘水果、扫帚条、黄花蒿、白蒿、臭蒿、刺秸等。水域或有野菱、芡实、茭白、芦柴、菖蒲、虾子草、南国蘋、喜旱莲子草、荇菜、红萍、绿萍等。
药材资源
据1984年普查,肥东县植物药材有115科412个品种。有毛马齿苋、墨旱莲、夏枯草、瞿麦、七七芽、金刚藤、扁蓿、香附子、地榆、茅根、芦根、寻骨风、百蕊草、马鞭草、金钱草、青蒿、翻白草、六月雪、地丁草、合欢、虎仗、艾、巡复花、青苦薏、白蔹、灵仙、山豆根、葛根、大百部、苦香树、沙参、漏芦、马齿苋、青枫屯、野山楂、槐米、车前、蒲公英、柏子仁等。
矿产资源
肥东县已发现矿产15种,主要为铁矿、磷矿、建筑用花岗岩矿、冶金用白云岩矿、石膏和矿泉水、地热等。
水资源
肥东县水资源相对较丰,水域面积47444.41公顷,约占总面积21%。分为淠史杭、驷马山、引巢和岱山水库四个灌区。境内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河四条干流,拥有巢湖水面45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肥东县土地总面积2179.17平方公里。全县农用地面积175982.50公顷、占80.76%,其中耕地104799.87公顷、园地2404.14公顷、林地30645.76公顷、其他农用地38132.73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3751.45公顷,占15.49%;未利用地面积8182.92公顷,占3.75%。
生物多样性
肥东县有麻雀、喜鹊、乌鸦、斑鸠、小燕、松鼠鸡、杜鹃科、大雁、环颈雉、野鸭、鹈鹕属、鸳鸯、鹭鸶、江鸽、刁鱼郎、猫头鹰、鹰、鹞、啄木鸟科、百灵科、白头鹎、相思鸟属、苦恶鸟、画眉、灰喜鹊(松鸦)、稻鸡、白胸翡翠等。其中猫头鹰渐少,在山林中偶而可见;大雁、小燕、布谷定时来去。
兽类
肥东县有野兔、狼、黄鼬、獾、狐属、鼠、刺猬亚科、蝙蝠等。狼、獾、狐狸分布在沿山一带,50年代较多,常食人、畜、家禽,毁庄稼,后因开发山区、不断捕杀,已很少见。而老鼠因其天敌渐少,有逐渐增多趋势,有些地方播种的稻芽及幼秧被成片毁坏。
甲贝类
肥东县有虾、蟹、螺、蚌等。由于化学肥料、农药的广泛使用,已明显减少,尤其是鹰爪虾。
肥东县有龟、鳖、蛇、蚯蚓、铅山壁虎等。龟原较多,解放初年到处可见,80年代近于绝灭。蛇有水蛇、赤练蛇、蝮虫(土公蛇)、翠青蛇、中国水蛇等,以水蛇较普遍。
肥东县有蜂、蟪蛄、差翅亚目、螳螂、蚂蚁、蚁螟、蟋蟀科、蝼蛄、直翅亚目、稻蝗、稻螟、虻、稻叶蝉、棉叶蝉、稻飞虱、蚜虫等。
自然灾害
肥东县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南部濒临巢湖,易旱易涝。干旱、洪涝、风雹、病虫、霜冻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甚至多灾并发。1986年至2005年,先后发生严重旱灾8次、涝灾6次、风雹12次、病虫灾害2次,其中1991年涝灾、1994年和1995年旱灾尤为严重。每次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十多亿元。洪水流量,肥东县洪水一般发生在7月至8月间。据合肥市市水文局高亮滁河流量观测站观测,1987年、1989年、1991年、1996年、2003年高亮段滁河流量分别为384、384、682、368、589立方米/秒。众兴水库四次最大泄洪量为1987年5月6日、1989年9月1日、1997年7月10日、2003年7月10日,泄洪量分别为60、60、120、138立方米/秒。
行政区划
截至20204年8月,肥东县辖12个镇: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八斗镇、白龙镇、古城镇、石塘镇、包公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元疃镇、陈集镇;6个乡:牌坊回族满族乡、响导乡、杨店乡、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2个开发园区: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县人民政府驻店埠镇龙泉路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肥东县户籍人口108.7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常住人口90.9万人,增加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3.05%,提高0.6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74万人,出生率6.68%;死亡人口0.80万人,死亡率7.19%。
民族
肥东县辖民族乡1个(牌坊回族满族乡)、民族社区9个,现有少数民族38个。
语言
肥东方言属于皖中地区江淮官话片区。
宗教
肥东县有龙泉古寺、店埠基督教堂、牌坊清真寺、肥东县定光寺、撮镇教堂、甘露寺、梅山庙等宗教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肥东县2023年生产总值(GDP)90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498.9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9.6:35.1:5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9614元(折合14136美元),比上年增加3860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其中住宅投资91.3亿元,下降18.7%。商品房销售面积73.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74.0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69.9亿元。
第一产业
肥东县202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其中,粮食作物11.18万公顷,增长0.3%;蔬菜2.51万公顷,增长1.5%;瓜果0.16万公顷,增长17.3%;油料2.73万公顷,增长9.9%。
2023年粮食总产量65.04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10.94万吨,增长3.3%;秋粮54.1万吨,增长1.7%。稻谷产量50.12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10.94万吨,增长3.3%。蔬菜产量65.26万吨,增长2.2%。瓜果产量5.4万吨,增长13.7%。油料产量7.64万吨,增长2.7%。
2023年末生猪存栏34.1万头,比上年增长30.4%;出栏49.96万头,增长2.5%。肉类总产量9.1万吨,增长4.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5万吨,增长2.9%。禽蛋产量5.4万吨,增长5.8%。牛奶产量7.8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5.3万吨,增长4.1%。
202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0.52万千瓦,比上年末持平。其中,大、中型拖拉机0.29万台,联合收割机0.21万台,排灌动力机械1.07万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5万亩。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第二产业
2023年末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户,比上年末增加2户。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3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分行业看,2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8个保持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1.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7%,占比17.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6.7%,占比7.7%。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9%。年末在库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16户,比上年末增加14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7户,增加2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8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房屋竣工面积642.2万平方米,增长4.6%。
第三产业
2023年肥东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6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20.5%;金融业增加值34.3亿元, 增长10.6%;房地产业增加值62.2亿元,下降4.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18.3亿元,增长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93.9亿元,增长7.2%。
国内贸易
2023年肥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7.2亿元,增长2.0%;乡 村消费品零售额58.8亿元,增长0.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73.3亿元,增长1.6%;餐饮收入52.7亿元,增长2.2%。2023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10251户, 与上年末增加7户。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 12.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1.0%;家具类增长81.8%;通讯器 材类增长19.2%;中西药品下降10.5%;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 下降65.2%。
旅游
2023年旅客运输量2159.4万人,增长10.6%;货物运输量 1936.7万吨,增长9.7%。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81.5万吨, 增长5.5%。全年可统计旅游接待人数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增长5%。年末全县星级以上农家乐点17 家,A 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家。
汽车
2023年末汽车保有量12.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私人 汽车10.5万辆,增长1.1%。轿车保有量8.4万辆,下降1.0%;其中私人轿车8.0万辆,增长1.0%。
邮电
2023年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其中,金融业务完成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12.9%;寄递业务完成收入0.64亿元,排名安徽省县级第2。电信业务总量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96万户,比上年减少0.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8.36万户,增长7.0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53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6.6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68 万户。
对外经济
2023年进出口总额6476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总额57000万美元,下降11.2%;进口总额7760万美元,增长22.5%。全年新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数6个,比上年增加1户。外商直 接投资30235万美元,增长33.8%。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 目74个,协议总投资450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 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170.5亿元。
金融
2023年末肥东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2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652.7亿元,增长15.6%;非金融企 业存款123.8亿元,增长20.7%;广义政府存款117.6亿元,增长 5.8%;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29.7亿元,下降34.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98.7亿元,增长20.5%。其中,住户贷款475.5亿元,增长8.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贷款423.2亿 元,增长38.1%。
重要园区及企业
合肥市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位于合肥东郊30公里处,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启动区10平方公里。辖义和、龙集、刘集、太平四个社区,区内群众16000余人。自2006年3月正式开建。2010年1月,园区被国务院纳入中国国家级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定位为“皖江新材料产业基地”。2012年2月28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获合肥市发改委批准实施。截至2014年11月,全园共引进5000万元规模以上项目60个,包括中盐、马钢等投资超百亿的特大型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额达350多亿元,总占地面积160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25个。2024年,全球前五大激光打印机厂商纳思达打造的全国第二个制造中心——合肥奔图打印机智造基地项目在肥东县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达产后可年产打印机200万台、配套耗材5000万支,预计10年营收总规模可达500亿元。
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
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是光伏行业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公司。作为合肥市光伏产业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2023年5月,安徽肥东与清电集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清电集团光伏总部暨光伏产业链项目正式落户肥东,成为肥东县招引的首个新能源光伏行业独角兽企业。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在肥东县建设年产10GW超薄单晶硅片项目。
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成立,是国内有能力提供米量级口径衍射光栅的制造商,是一家致力于以光栅为核心的光学元组件、AR衍射光波导显示模组以及离子束刻蚀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创始团队在衍射光栅研制方面有四十余年的技术积累,自主掌握“光栅设计、全息曝光、刻蚀、综合清洗”等核心技术,实现系列高精密光栅及核心工艺设备的自主可控。公司现址肥东县长临河科创小镇,拥有1500余平百千级净化室、3000平研发场地,研发人员占比超40%。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末肥东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其中普通中专5所。普通高中12所,普通初中16所,小学41所,幼儿园144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05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5946人,普通初 中在校生28890人,小学在校生5378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012 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79人。普通初中毛入学率97.92%,小学毛入学率84.98%,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02%。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8.3万人,其中城市6.2万人、农村2.1万人。
科技
2023年末肥东县专利授权3447件,比上年增长28.5%。全县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三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07家。2023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4家,其中,首次认定95家,再认定39家。
文化
2023年末肥东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24个),博物馆6个(含民营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有县级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89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 面积6463平方米。
卫生健康
2023年末肥东县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59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村卫生室246个,门诊部31个,诊所、 卫生所及医务室13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1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20人,注册护士191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4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0.28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12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 疗361.5万人次。
体育
2023年末肥东县成功组织4项市级体育赛事和88项县级体育赛事。我县运动健儿在杭州市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1枚,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96次,参加活动总数人达到45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末,肥东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4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9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0.6 万人、8.7万人和15.3万人,全年失业基金累计支出7756.0万 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27.8万人,领取待遇人数 18.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95万人,参保率105.57%。年末2587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6567人。
2023年,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88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11元,增长6.1%;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9元,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54,比上年缩小0.04。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0.6万人、8.7万人和15.3万人。全年失业基金累计支出7756.0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27.8万人,领取待遇人数18.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95万人,参保率105.57%。年末2587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6567人。全年医疗救助108699人次,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711人次。
2023年,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59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村卫生室246个,门诊部31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13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1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20人,注册护士191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4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0.28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12万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361.5万人次。
截至2023年末,肥东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9个(县社会福利院1个与18个乡镇敬老院),床位3460张(其中县社会福利院80张),收养各类人员1175人(其中福利院2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269个,其中乡镇级社区服务中心20个。2023年医疗救助108699人次,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711人次。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9个(县社会福利院1个与18个乡镇敬老院),床位3460张(其中县社会福利院80张),收养各类人员1175人(其中福利院2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269个,其中乡镇级社区服务中心20个。
环保
2023年,年末全县共有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分别是省控点肥东计划生育指导站和省控点肥东万众技校。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6天,优良率为83.8%。
安全生产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2.3%,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63人,下降20.22%。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肥东县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430(元/月)。
交通
肥东“公铁水空”体系齐备。拥有包公大道、桥头集路2条高架。境内合宁、合芜、合徐、合六叶高速贯穿全境,合周、合滁等合肥外环高速快速构建,明巢高速正式通车,形成县城“半小时通勤圈”。拥有“双地铁线”,全长14.5公里的地铁2号线东延线已建成通车,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全面开工。京福、合宁、合新、商合杭、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通达全国,合肥东站、长临河站、八斗岭站三座铁路车站,形成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通勤圈”。安徽规模最大、保障设置最完备的A1类白龙通用航空机场已正式开航。长江水运经巢湖直达肥东县,合肥市骆岗机场距县城店埠仅17千米。肥东县通往合肥市区的37路、38路、39路、40路公交车在内,县内公交线路共计14条,其中运营中13条,规划中1条。截至2021年12月,肥东县有277辆出租车583名出租车驾驶员。
公路
截止2024年,肥东县通车高速公路有G42合宁高速、G3北京-台北高速公路、G5011合巢芜高速、G4001合叶高速、S09明巢高速,总长128.068km。出入口8个,分别为:肥东、梁园、龙塘、双庙、包公石塘、王铁、陈集、马湖高速互通道口。在建高速公路有S14滁合高速肥东段、S90芜湖-合肥高速公路肥东支线(南线)、S92滁合高速合肥支线,G3京台高速合徐南“四改八”,总长107.457km,计划新增岱山湖、八斗、杨店、白龙、元疃5个高速互通道口,预留古城西、西山驿2个高速互通道口。正在规划新建高速公路包括G9912合肥都市圈南环线、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北线)、S91上海—西安高速公路路口支线、S24合杭高速二通道、S48合叶高速,总长约77.49km。设六家畈、马集、合上产业园、梁园、杨店南、长临河6个高速互通口。
铁路
肥东县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紧邻省会合肥市区。华东第二通道淮南铁路、合宁铁路、合福高速铁路和建设中的商合杭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合宁高速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在肥东设肥东站,合福高速铁路在肥东设长临河站。在建的合新高铁也在经过肥东。
航空
肥东白龙机场是省内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A1类通用机场,拥有专业的运行保障团队、完备的场地训练设施,并可提供住宿、餐饮、会务、培训等一体化的基础保障服务。截至2024年8月20日,肥东白龙机场已累计引进26家通航公司入驻,完成通用航空起降13000架次。机场自取证运营以来,不仅承担着短途运输、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多重任务,还积极投身于航空教育培训、观光旅游等新兴领域。
公共交通
东县通往合肥市区的37路、38路、39路、40路公交车在内,县内公交线路共计14条,其中运营中13条,规划中1条。拥有“双地铁线”,全长14.5公里的地铁2号线东延线已建成通车,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全面开工。
人文
肥东县浮槎山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佛教发源地之一,号称“北九华”。 “北九华”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梁朝时期。佛教鼎盛时期,此山有寺庙13座。民间传说:有“三百尼姑八百僧,骑马关山门”之说。龙泉山脉的龙泉古寺,四周茂林修竹,一泉环寺而流,甘甜可口,醉翁品为“天下第十三泉”。梁园的鲍明远读书台、古峏塔,小包村(小李蛮)包拯故居,响导乡享堂任的吴复墓石刻,长临河镇的余阙青阳书院,桥头集的徐子苓龙泉精舍等名胜古迹;古城遗址、古村落遗址和古墓葬群遍及全县,其中有革命纪念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撮镇瑶岗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1949年3-4月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瑶岗,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撮镇镇,坐落在肥东县与合肥市城郊接合处的瑶岗社区,属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石器晚期的古村落遗址大城头(又名皇城)、大陈墩、包氏宗祠和历史名城逡遒县城龙城。肥东县是安徽省庐剧之乡,包公故事、庐剧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门歌、庐州大鼓、牛门洪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庐州旱船、完牌坊蹴球、牛姓剪纸等14个项目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响导唢呐、竹塘挂面、鹤仙麦秆画等10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临河镇的龙舟竞赛、西山驿镇的踩高跷、解集大邵的“洋蛇灯”等堪称地方一绝。
饮食
石塘驴巴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由此可见驴巴之美,此特产主要原料为驴肉、驴蹄筋、驴鞭。因为主要食材为瘦肉,故而,其肉质紧实,纤维感足。味道丰富鲜美,越嚼越香。低脂肪也意味着其更加健康。
公和堂狮子头
公和堂狮子头,多少离乡的人怀念的美食。发酵面先蒸后炸,工序复杂且耗时。炸制1小时不焦,非得老师傅才行。刚出锅的狮子头,酥脆咸香,中间柔韧清甜。冷却后,口感更脆,但也相对较硬。吃起来费牙。
梁园小鳖
此“鳖”非彼“鳖”。它是完全由面做出的面食。其中还添加了各类植物配料。健康且美味。它的外形似“鳖”,口感酥松,味道微甜。像是麻花,但又不同。据传,它还曾得乾隆盛赞。
岱山湖牛轧糖
新晋肥东“网红”特产。结合现代工艺,当地特色农产品。精心制作的牛轧糖,既叫好又叫座。柔韧有嚼劲的糖果中,偶尔的酥脆干果,既增添了口感,更让它的味道丰富了许多。
野菜粑粑
在肥东,有着吃野菜粑粑的习俗。在长临河镇的老街上,总能闻到一股米面和野菜的香味。野菜粑粑的香味来源于马茹菜、蔬菜等野菜,也来源于画龙点睛的咸肉干货,再加上当地香糯的米面制成。
试灯粑粑
“试灯粑粑”是肥东颇负有盛名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唐代时候肥东一代称为“慎县”,古时节日期间,“慎县”各地举行玩龙笼集会活动,家家户户门前大门上一对大红灯笼,家中摆上香烛、各种贡品,燃放烟花爆竹,迎接“龙”来游玩,男女齐上阵,挑选四人或八人青壮年人组成挥舞龙队,其他人分别举着龙灯跟在后边游走。为纪念径河老龙,把农历正月十三日至二月二日定为“龙灯节”。直到今天,每年春节过后,肥东的家家户户都会做试粑粑来招待亲友。许多人大老远从其他地方来参与这项活动,并带上一些小吃。由于这类小吃是在舞龙灯时食用的,久而久之便名为试灯粑粑。
民风民俗
撮街簪花节
2024年3月20日下午,首届肥东撮街簪花节正式启动,“今世簪花,世世漂亮。”簪花,是中国古代人头饰的一种,将鲜花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古代男女老少都可以簪花。首届肥东撮街簪花节为期两个月,从即日起持续到5月20日,布置同时能服务200人的“汉服+簪花+妆造+拍摄”的文旅商消费场景,满足不同游客的簪花需求。同步举办“撮街十佳打卡点”和“撮街12花使”评选活动,邀请游客来撮街体验簪花、拍照打卡、参加活动。
撮街大暑民俗节
2023年7月23日农历大暑节气当天,安徽省肥东县撮街大暑民俗节“火热”开幕,当天,撮街城门楼前的广场上,两排竹制晾衣架相对而立,中间数十位身穿汉服的女子一字排开,将洗晒节的民俗生动呈现。晾衣架上,一件件汉服在烈日下“舒展身姿”,蔚为壮观。傍晚,广场上的龠曲泉成了孩子们打水仗的“阵地”,两口水缸、一把水枪、“古灵精怪”的水柱,让孩子们尽享欢乐。火车博物馆边的水池里,游客们“齐聚一池”“火眼金睛”“浑水摸鱼”,畅享快乐。大舞台上肥东县第五届广场舞大赛激情开赛,歌舞飞扬。夜幕降临后,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花船、扇子舞、赶毛驴等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开始巡演,表演队伍和围观的游客蜿蜒成一条欢乐的“溪流”。凤凰湖边,火树银花,国家级非遗“打铁花”绚丽绽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东县包公故事、庐剧、大邵洋蛇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门歌、庐州大鼓、牛门洪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庐州旱船、完牌坊蹴球、牛姓剪纸等14个项目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响导唢呐、竹塘挂面、鹤仙麦秆画等10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
许安房老先生坚持传承守护着庐剧的发展,为安徽庐剧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也正是因为有着像许安房老先生这样对庐剧有着执着热爱的表演者们,肥东县的文化艺术事业,才能更好的发展。2011年,肥东县被安徽省文联、安徽省剧协授予“庐剧之乡”称号。
民间小调
门歌是肥东一带民间的说唱性小调,多为穷苦人乞讨时演唱。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
梁园三绝
“梁园三绝”是肥东的地方特产,包含酥饺、小鳖、狮子头,在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销售。2010年4月,被正式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园地区,主要以马家祖传纯手工方式制作为代表。
张集贡鹅
张集贡鹅的制作分食材选择、清洗腌制、卤制烹饪、切块装盘四个步骤。张集贡鹅历经近千年的传承,仍坚持传统技法卤制烹饪,对原材料的采购严格把关,保留其近千年传承的原始味道。让顾客品尝到货真价实的张集贡鹅。2023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竹塘挂面
竹塘挂面与机器制作的面条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区别,面条的口感也大不相同。竹塘挂面下锅烧不易碎,有劲道,面汤不浓,入口绵,无需放盐,只需稍加佐料,或与泥鳅相配,即可制成一道特色美食,泥鳅挂面,有筋有味,回味无穷。2023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长临河龙舟赛
长临河龙舟赛源自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史杨自然村,该村地处巢湖支流南淝河东岸,与巢湖相距咫尺。当地人长期生活在圩区,常年与湖水、河水打交道,当地男女大部分都识水性、善舟楫,玩龙舟、赛龙船是史杨村祖辈人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体育活动。2023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民族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重阳糕、捏面人,是源于我国北方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它以面粉为基酒,调和不同色彩,利用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艺术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汉代就有了面塑的文字记载。至今我国许多地方在逢年过节时仍保留着捏制面塑作为馈赠、祭祀、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的风俗习惯。2023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肥东洋蛇灯
“肥东洋蛇灯”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该民俗产生于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大邵自然村,已有650余年历史。
舞龙灯
舞龙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2023年12月30日,为期两天的合肥市首届舞龙灯大会在肥东县撮街举办,333名“驯龙高手”齐聚一堂,31支龙灯队伍激情狂舞,舞出浓浓的传统中国味,吸引游客前来观看。
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截止到2024年2月5日,肥东县有7家A级旅游景区,包括安徽岱山湖旅游度假区(4A)、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4A)、长临古街景区(4A)、肥东四顶山景区(3A)、肥东老湖洞生态旅游景区(3A)、肥东县博物馆(3A)、牌坊民族特色村寨(3A)。2023年旅客运输量2159.4万人,增长10.6%;货物运输量 1936.7万吨,增长9.7%。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81.5万吨, 增长5.5%。全年可统计旅游接待人数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增长5%。
重要景点
安徽岱山湖旅游度假区
位于安徽肥东县古城镇与全椒县交界处,距合肥市区57km,距江苏省城南京市96km。景区总面积19k㎡,水域面积有9k㎡,位于湖心的天鹅岛面积达170多亩,现建设有户外活动区、夏季狂欢区、观光参佛区、会务接待区四大主功能区,现已开放4星级酒店、佛教文化园、老人与湖、水上运动、沙滩越野车、临湖餐厅、数十栋单体别墅、沙滩浴场等旅游景点。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位于安徽省肥东县撮镇镇瑶岗社区,交通便捷,环境幽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近24000㎡,建筑面积3000㎡,设有总前委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总前委机要处旧址、总前委秘书处旧址和《渡江颂》书画展厅。总前委旧址群均为清末徽派建筑,青砖小瓦,风火高墙,是集建筑景观、人文景观、绿色景观于一体,融纪念基地、教育基地、旅游基地于一身的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场所。
长临古街景区
长临古镇源于三国赤乌年间,历史悠久,位居巢湖之滨,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在清末民初,古镇老街上有行馆、庄、堂、铺、房、坊等各类商户近百家,以米行、布庄、药店、酱园、酒馆、五洋百货为主体,是巢湖北岸商品的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称。老街呈“丁”字形分布,清一色的青砖黛瓦建筑,造型古朴,色彩清纯,内有“吴氏旧居”“百年邮政”“准提寺”“民俗文化馆”“报刊博物馆”等景点。
肥东四顶山景区
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县城南28公里处,踞巢湖北岸,因山有四顶,故名。据嘉庆《合肥县志》载:“在城东南七十里,一名四鼎,为邑名山。俯瞰巢湖,上有峰突起。唐罗隐《游四顶山》诗:‘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巢湖。’盖实境也。”相传,汉代魏伯阳在此炼丹修道,朱砂石留于石隙,丹气常存,时而光采辉映,方得此景,瑰丽的朝霞,乃是大自然赋予的天工之美。四顶朝霞旧为“庐阳八景”之一。
山上名胜古迹颇多。炼丹池:位于西峰之上,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传说是魏伯阳炼丹的炉洞,故名炼丹池。伯阳井:又名蜀井,位于炼丹池西侧山峰上,丹深数丈,水清澈,味甘美。异石:峰之腰有石如鹦鹉,名鹦鹉石。夹蚌石:又名老蚌含珠,亦在西峰之腰。都堂石:石如鼓座。棋盘石:上刻棋盘。还有钓鱼台、门将石、青蛙石、仙人洞等。
肥东老湖洞生态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参与农耕文化体验,了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1200平米的农耕文化体验馆,展示了丰富的农业工具和农作物,让游客在参与中学习,增进对农业的理解与热爱。通过亲手耕作、播种、收获,游客能够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劳与智慧,增强对土地的珍惜与尊重。
肥东县博物馆
肥东县博物馆于2014年7月成立,是一座是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传播、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总面积18995㎡,其中展陈面积约4500㎡,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也是一座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肥东县博物馆由序厅、规划沙盘、历史人文展、革命历程展、明清宗祠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互动展厅、临时展厅和碗幕影院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馆内现有馆藏文物3000多件套,藏品由陶器、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钱币、古籍、字画、石刻、砖雕、非遗等十多个品种,以陶瓷和青铜器为主,时代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其中又以汉、宋和清代居多。馆内有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80件。
牌坊民族特色村寨
2013年,牌坊民族社区的牌坊中心村被中国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村”,牌坊回族满族乡充分挖掘回族满族特色文化内涵,将回族满族文化元素与各项建设有机融合,如景观灯中有民族图腾,村徽设计源自历史,新建的具有回族满族的特色民居、民族牌楼、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民俗馆、民族文化墙,展示了村史村情,民风民俗,使村民们重温了前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了乡土的亲和力,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积极建设回族满族农耕文化体验园,积极开发“千柳村”、“朝阳花地”、跑马场遗址的观光旅游。下一步将建设民族风情街,重点实施牌坊社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项目。
龙泉寺
龙泉古寺地处大别山余脉龙泉山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胜,寺中甘泉汨汨而出。据殿内碑文明确记载,龙泉古寺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龙泉山
龙泉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海拔281.5米,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以泉水得名,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古今图书集成庐州山川》载:山腰寺内有“龙泉,清澈萦流至山下,故曰龙泉山”。天宝张又新著有《煮茶水记》,评价此泉为“庐州第一水”。从龙泉寺中“龙嘴”汩汩而出的龙泉之水,涓涓成流,常年不断。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
白马山位于环巢湖国家休闲旅游区,距离环巢湖大道只有不到6公里,从滨湖新区开车,仅需15分钟车程。度假区内山水相依,以“山野”“花果”“泉水”为三大特色,种植有金枝国槐、紫薇、深山含笑等数百个珍稀品种树种。根据合肥白马山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这里将以“倡导低碳生活、注重生态环保、回归自然世界、促进身心健康”为理念,逐步打造成一个集度假观光、休闲养老、佛教学修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白马山度假酒店区、亲子主题公园区、儒释道养老养生区,以及农田认养区等四大主题功能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3100亩。
吴忠性故居
位于长临河镇长临社区老街东巷25号,是地图学家吴忠性教授的故居。故居坐南朝北,门前是一条清末时期的老街,临街四间半正屋,正屋后面有两间厢房,厢房之间是天井小院,为砖木、小青瓦结构,具有皖中地区古名居特色,建筑面积177平方米。故居后院有一口水井、一颗桑树,寓“桑梓之子”之意。据史料记载,旧居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祖上所建,历经百年,2000年县政府委托长临河政府对该屋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并恢复了原貌。2013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外交流
2023年9月20日,肥东县参加在合肥举行的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展“双招双引”,拓展海外市场。大会期间,肥东县组织晶科能源、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清电集团等新能源企业代表参加大会相关活动,与此同时,还组织清电集团、知道科技、中聚和成、美联泰科、正浩机械等5家企业分别亮相主展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展、高端装备展、生物医药展、专精特新展等展区,集中展示肥东县制造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
2023年4月,合肥市肥东县与南通市开展对外劳务资源对接,帮助企业搭建合作桥梁,解决外派劳务招工难题。
2024年,安徽省肥东县委统战部协调,县人事局、经信局、投资促进中心、工商联等部门密切配合,乡镇(园区)组织实施,全面开展“桑梓”人才调查摸底,按党政类、专技类等不同类别,建立300余名长三角地区“桑梓”人才信息库,通过“两微一端”、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地区“桑梓”人才联络活动,并通过组织新春团拜会、中秋节联谊会等活动,加强联谊交流,引导其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宣传家乡。成立肥东在沪企业商会,加强与上海市合肥商会的联系,积极与厦门市长三角企业联盟、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瓯海区新生代企业家协会等开展交流互动,协助永嘉县等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建立沟通对话机制,推进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
著名人物
古代
近现代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创意图片>洪水中的和睦湖公园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 .视觉中国.2024-08-15
Feidong county, Anhui: Picturesque,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中安新闻客户端官方网站.2024-08-20
概况.中国肥东门户网站.2024-02-03
政府.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2-03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8-20
肥东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9-27
肥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268号提案的答复函 .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9-27
旅游.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2-03
联系我们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行政区划 .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8-12
印象肥东.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2
人口.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2-03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历史沿革 .中国小康网.2024-08-12
史话肥东.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十年向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肥东样本.央广网.2024-02-03
2024合肥市A级旅游景区名录 .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8-14
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名单出炉.网易.2024-08-20
经济.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2-03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行政区划 .中国小康网.2024-08-15
合肥文史 | 乡镇区划调整对“三农”工作的影响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历史沿革 .中国小康网.2024-08-15
合肥肥东县调整合并结果出炉! .安徽生活门户网站.2024-08-15
自然资源.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行政区划.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领导之窗.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政府领导.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调研民族宗教工作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省领导调研肥东县宗教工作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民族宗教委员会视察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政协肥东县委员会.2024-08-14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踏上转型发展新征程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2024-08-14
肥东:向“新”迈进 蓄“能”未来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合肥,向“光”而行! .百家号.2024-08-14
安徽肥东:“独角兽”领跑“新光大道”,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央广网.2024-08-14
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2024-08-14
肥东县简介.合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18-12-03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交通概况 .中国小康网.2024-08-14
县交通运输局: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肥东县交通运输局:肥东县打造“四横、五纵”高速路网.安徽新闻网.2024-08-20
途经肥东!合新高铁传来最新进展!.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0
安徽首家运动类141部航校落户肥东白龙机场.百家号.2024-08-20
第九届第四次会议第6号 关于恢复重建浮槎寺,推动浮槎山旅游开发的建议.政协肥东县委员会.2024-08-21
无论你身在何方,看完这个都会说:我是肥东人,我骄傲!我幸福!.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1
梁园古迹考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21
探访包公出生地 结识“少年包青天”.百家号.2024-08-21
吴复:历史深处的合肥名将.合肥晚报.2024-08-21
余阙与青阳书院.肥东宣传网.2024-08-21
泉水悠悠话竹塘(二).肥东数字报.2024-08-21
展现7000年肥东文明历史.百家号.2024-08-20
回望“三国” 历史风云.人民网.2024-08-21
红色据点大张村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21
千载悠悠话龙城.肥东数字报.2024-08-21
合肥商周遗址:沉睡的美人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21
龙城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21
肥东县首部非遗专著出版面世.新华网安徽频道.2024-08-23
安徽肥东县立足资源优势“四抓手”精打旅游牌.新浪财经.2024-08-23
我的家乡土特产 |来肥东吧!.搜狐美食.2024-08-15
走!跟着美食游肥东~.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0
飘香民间 肥东试灯粑粑.安徽经济新闻网.2024-08-20
首届肥东撮街簪花节启动 .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8-24
肥东:民俗文化带“火”乡村旅游.新华网安徽频道.2024-08-24
传承守护庐剧 安徽肥东一表演家六十年坚持献身舞台.中安在线.2024-08-23
庐剧.重庆市安徽商会.2024-08-23
“梁园三绝”:千年古镇的老牌美食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名单公布!肥东这些项目及传承人入选~.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安徽肥东:非遗“洋蛇灯” 舞动迎新春.新华网安徽频道.2024-08-20
安徽肥东:舞龙灯 庆元旦【6】.人民网.2024-08-20
合肥市首届舞龙灯大会在肥东撮街激情上演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20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肥东又添一“国保”.百家号.2024-08-24
安徽肥东 锻造文旅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百家号.2024-08-24
“五一”乐游肥东,这篇全攻略你一定要知道!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4
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四县一市).合肥市文物管理处.2024-08-24
肥东县公布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搜狐网.2024-08-24
厉害!咱肥东这个家族的祠堂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网易.2024-08-24
平湖天上落岱山 .肥东宣传网.2024-08-14
合肥这些“红色”景点,等你来打卡!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肥东十景 .肥东宣传网.2024-08-14
肥东老湖洞生态旅游景区 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安徽财经网.2024-08-14
肥东县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2024-08-14
牌坊乡: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肥东文明网.2024-08-14
肥东龙泉寺泉水千年畅流不息 .安徽生活网.2024-08-14
龙泉山,“天下第十三泉” .中国小康网.2024-08-14
肥东白马山、青阳山正建旅游度假区 .肥东宣传网.2024-08-14
肥东县再添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肥东宣传网.2024-08-14
肥东县巧借“智造”东风 加快建设工业强县 .央广网.2024-08-14
共促对外劳务健康发展.南通市人民政府.2024-08-14
【他山之石】安徽肥东县: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包拯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余阙.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吴复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来来来,团团带你了解肥东八大历史人物!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郑亨.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徐忠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徐用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测绘制图学家吴忠性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柯武东——红军将领 革命烈士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李鸿章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王亚樵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4
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 传承卫立煌赤子家国情怀 .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2024-08-14
中国远征军将领:卫立煌 .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14
先锋百人丨从咱肥东走出去的安徽省委书记,他是......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97岁的台军前“参谋总长”刘和谦去世,他生于安徽,抗战时考入海军官校深造 .百家号.2024-08-14
刘盛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4-08-14
“黄埔父子”同怀赤心 .安徽市场星报社.2024-08-14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经彻 .技术经济.2024-08-14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 .央视网.2024-08-14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 吴邦国同志逝世.新华社-百家号.2024-10-08
60年成长史 看肥东一中蝶变之路 .肥东宣传网.2024-08-14
肥东名人,撑起合肥半边天! .安徽新闻网.2024-08-14
隽永之美 永恒之情 浩然之气 .繁荣.2024-08-14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2024-08-14
首届“刘湘如散文奖”面向全国征文.新安晚报.2024-08-15
蔡永祥 .肥东县人民政府.2024-08-15
“庐剧皇后”丁玉兰的精彩人生 .肥东宣传网.2024-08-15
追寻地方戏剧的变迁与传承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2024-08-15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17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23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6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2
2024 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磅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肥西、长丰、肥东领跑!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05
关于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的公示.交通运输部.2024-08-15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光明网.2024-08-15
赛迪顾问发布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 .中国经济网.2024-08-15
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名单正式公布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国经济网.2024-08-15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发布 .中国财富网.2024-08-15
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公示 .澎湃新闻.2024-08-15
磐石市上榜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磐石市人民政府.2025-03-13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如皋第19!.今日头条.2025-03-18
喜讯!全国百强榜肥东位次又提升!.幸福肥东 微信公众号.2025-03-02
Top100!赛迪发布《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 .赛迪.2024-08-15
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安徽12县(市、区)上榜 .百家号.2024-08-15
撒花!肥东县荣获2021-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科普示范县授牌~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公布!.今日头条.2025-04-29
正在公示!这18个县(市、区)获推荐!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发布!合肥3地上榜! .百家号.2024-08-15
关于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创建名单的公示 .安徽省商务厅.2024-08-15
2021乡村振兴百强县来了!茂名这3个县(市)位列全国前十.澎湃新闻.2024-08-15
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光明网.2024-08-15
肥东县、蜀山区科普获评全国示范 .中安在线.2024-08-15
安徽3县入围全国百强县榜单 .人民网.2024-08-15
肥西上榜这个国家级名单 .肥西县人民政府.2024-08-15
2019~2020 年度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评估结果揭晓 .百家号.2024-08-15
恭喜!肥西!长丰!肥东!入围2020年全国百强县! .百家号.2024-08-15
2020年百强县名单公布,肥西、长丰、肥东全部上榜 .百家号.2024-08-15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1-05-16
重磅!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发布 .百家号.2024-08-15
安徽县域经济20强榜单出炉!.澎湃新闻.2024-08-15
全国制造业、营商环境百强县名单发布 江浙仍然独领风骚 .百家号.2024-08-15
【强势】2019“百强县(市)”名单出炉,肥西上榜!还有一个榜单~.澎湃新闻.2024-08-15
重磅!全国百强榜发布,肥东再进位! .网易.2024-08-15
全国百强榜刚发布!宁国、肥西、当涂、肥东、长丰、天长、广德、巢湖……速看 .百家号.2024-08-15
劳动模范初审说明.中国林业网.2024-08-15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名单来了!2个省+567个县,有你家乡吗? .澎湃新闻.2024-08-15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名单的.农业农村部.2021-05-16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经济规模差距扩大,GDP超千亿县市增至24个 .经济观察网.2024-08-15
强势上榜!咱肥东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新浪.2024-08-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18年)》.凤凰财经.2024-08-15
合肥市肥东县2018民生报告 .百家号.2024-08-15
肥东县连续六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肥东文明网.2024-08-15
大家都来晒晒幸福肥东.肥东宣传网.2024-08-15
肥东荣膺“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中安在线.2024-08-15
肥东县首批16家拥军惠军企业“双拥小站”授牌 .中国网.2024-08-15
肥东教育这十年.安徽新闻网.2024-08-15
合肥两地入选“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8-15
诗词专家李定广走进肥东开讲 .安徽新闻网.2024-08-15
【美丽合肥·肥东】再有人问你肥东哪里好,就把这条微信转给他! .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5
安徽肥东:大城向东 阔步走在“新光大道”上.人民网.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