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云撰写,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

正文

张云作品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 名: 公关心 理学

作 者: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309074925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图书简介

《公关心理学(第4版)》内容简介: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第4版)》第一章为绪论,从总体上介绍这门学科;第二、三、四章论述公共关系客体——公众的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九章论述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公关心理学(第4版)》为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尝试,并尽可能划清了公关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的界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一本体系新颖、内容翔实、适应面较宽的教科书。《公关心理学(第4版)》自199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曾获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

作者简介

张云,男,1953年3月生,嘉善县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九十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公共关系专家组成员等兼职。2006年度荣获“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007年度荣获“中国公关20年优秀著作教材奖”,2010年度荣获“中国公共关系+大杰出人物”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

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

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

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

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

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

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

二、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

三、群体、群体领袖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倾向

一、兴趣的一般含义

二、兴趣的个别差异

三、公众兴趣和公共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倾向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类别

三、需要的层次

四、公众需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一、价值和价值观

二、价值评价体系

三、价值取向类型

四、价值观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一、自我的构成和境界

二、自我的分化和统

三、自我倾向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四、移情效应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一、社会刻板印象

二、地域文化心理

三、民族文化心理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对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一节 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

一、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

二、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

第二节 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

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

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

三、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

四、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

五、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三节 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

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

四、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五、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四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

二、影响认知的情境因素

三、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

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 和公众心理的沟通

第一节 和公众的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

二、信息沟通的模式

三、信息沟通的内容

四、信息沟通的网络

第二节 和公众的意见沟通

一、意见沟通的界定

二、意见沟通的功能

三、公众意见的类别

四、意见沟通的过程

第三节 和公众的感情沟通

……

第七章 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第十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附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书名:公关心理学教程

图书编号:1092995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定价:18.0

ISBN:756381178

作者:张云主编

出版日期:2004-08-03

版次:1

开本:24

图书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公关心理学教程》,和作者原来写的那本《公关心理学》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作者立足于让这本书更适合于更广泛的读者,具体来说更适合公关、广告、营销、传播、财经、管理等专业的大中专学生,更适合于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更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学。

第二,以大量新鲜或经典的案例夹叙夹议,增强可读性,选择性和启发性,同时有助于教师备课、授课时增加灵活性。

第三,体系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于这本书定位的目标读者。

第四,我的角色从惟一的作者转变为这本的主编。作者吸收了许多年轻人来突破我的定势,让我们不同的优势实现互补。

第五,字数更多了,书价可能会高一步,但应该也不会高得多。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认识公关心理学

第一节 公关心理学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公关心理学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第三节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众心理概述

第一节 认识公众心理的意义

第二节 公众的类别和公众心理

第三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心理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心理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第四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倾向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第五章 公众代表的个体心理

第一节 公众代表和公众群体的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三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第四节 对公众代表心理的认知

第六章 组织与公众的沟通

第一节 用沟通对称信息

第二节 用沟通增进感情

第三节 用沟通化解矛盾

第四节 用沟通激发动力

第七章 组织对公众的影响

第一节 目标明确的劝导方法

第二节 旁敲侧击的暗示方法

第三节 触动心灵的感染方法

第四节 循循善诱的诱引方法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第一节 组织形象概述

第二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

第三节 塑造组织形象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

第十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朱吉玉作品

基本信息

书名:公关心理学

图书编号:1668792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定价:20.0

ISBN:781084922

作者:

出版日期:2006-09-26

版次:1

开本:16开

图书简介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它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秘书专业培养岗位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够直接上岗的公关专门人才的目标,坚持创新、改革的精神,体现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教育。为此,本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的设计上,增设了小思考、补充阅读材料、案例等栏目。在每章章后设置中型案例分析、实践训练和心理小测试,并在全书后设置综合实训小栏目,安排了大型案例分析和心理自测练习。形式多样,内容活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本书共有十章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关心理学概述;第二部分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心理,内容包括公众的心理特征、公众的角色心理、公众的心理倾向和公众的心理定势等。第三部分是公关活动过程心理,主要包括组织对公众心理的影响、组织与公众的心理沟通、组织外部的公众形象、组织内部的心理氛围等内容。第四部分是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内容包括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公关人员和心理素质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公关心理学概述/1

学习目标/1

1.1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1.2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5

1.3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7

知识掌握/11

知识应用/11

第2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15

学习目标/15

2.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16

2.2公众的角色心理/23

2.3公众的群体心理/27

知识掌握/31

知识应用/31

第3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37

学习目标/37

3.1公众的需要/38

3.2公众的兴趣/43

3.3公众的价值观/46

知识掌握/52

知识应用/52

第4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55

学习目标/55

4.1公众心理定势概述/55

4.2个体心理定势/58

4.3群体心理定势/60

4.4流行心理定势/63

知识掌握/69

知识应用/70

第5章 组织对公众心理的影响/74

学习目标/74

5.1劝说/75

5.2暗示/83

5.3感染/87

5.4诱导/89

5.5模仿/91

知识掌握/93

知识应用/93

第6章 组织与公众的心理沟通/96

学习目标/96

6.1组织与公众的信息沟通/96

6.2组织与公众的意见沟通/101

6.3组织与公众的情感沟通/104

知识掌握/108

知识应用/108

第7章 组织外部的公众形象/112

学习目标/112

7.1组织形象概述/113

7.2组织形象与公众态度/116

7.3组织形象与公众舆论/118

知识掌握/123

知识应用/123

第8章 组织内部的心理氛围/126

学习目标/126

8.1组织内部心理氛围概述/127

8.2组织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130

8.3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135

知识掌握/141

知识应用/141

第9章 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144

学习目标/144

9.1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145

9.2公关人员的人际关系/155

知识掌握/161

知识应用/162

第10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166

学习目标/166

10.1公关人员的角色/167

10.2公关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169

10.3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174

知识掌握/179

知识应用/179

综合实训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